通过对河道内修建桥梁前后的水面曲线分析,计算出建桥后壅水高度、壅水位置和壅水长度,由此不仅可以复核桥梁的建设高度和两岸堤防的高度是否满足行洪要求,还可分析得出建桥后对防汛抢险和桥址河段上下游其他河道及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和补救措施,作出防洪综合评价。防洪评价报告作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的主要技术文件,对其编制提出了基本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工程建设对
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通过对河道内修建桥梁前后的水面曲线分析,计算出建桥后壅水高度、壅水位置和壅水长度,由此不仅可以复核桥梁的建设高度和两岸堤防的高度是否满足行洪要求,还可分析得出建桥后对防汛抢险和桥址河段上下游其他河道及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和补救措施,作出防洪综合评价。防洪评价报告作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的主要技术文件,对其编制提出了基本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工程建设对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的影响,对河势变化、水流形态、河道行洪和现有的水利工程设施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分析得出对应的结论,并提出建议,减小或者消除对河道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
新建或规划修建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穿 越蓄滞洪区内, 为节省建设资金, 采用路基与桥梁结 合方案代替全桥方案。对此类项目进行防洪评价, 一 般是分析分洪时对水流流向、流速的影响, 分析桥孔过水宽度是否满足分洪的需要。由于蓄滞洪区面积 相对较大, 路基及桥墩的建设对蓄滞洪库容影响很 小。评价时, 大多重视对分洪滞洪的影响, 而容易忽 略滞洪后对蓄滞洪区退水的影响。蓄滞洪区内地形 一般较复杂, 低洼地形多, 对于公路铁路路基段, 应 分析其地形, 尽量不影响退水时间, 不但应在排水沟 渠位置布置过水涵洞, 而且对于没有排水沟渠的洼 地在路基设计时也应留出排水通道。蓄滞洪区内的 建设项目应避免与蓄滞洪区内的安全建设相矛盾, 如果能够与安全建设相结合为。
根据防洪评价建设项目类型及评价内容的要求,该项目防洪评价主要评价工程施工中和施工后,跨河的廖家沟大桥和芒稻河大桥对廖家沟和芒稻河的行洪、河势稳定及工程管理等的影响。防洪评价的主要内容如下:a. 工程与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有关的国土及区域发展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b. 工程与现有防洪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c. 工程对河势稳定、水流形态、水资源、冲淤变化的影响分析。d. 工程对河道泄洪安全的影响分析。e. 工程对堤防、护岸和其他水利工程安全的影响分析。f. 工程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g. 工程对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分析。h. 工程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i. 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j. 是否符合其他有关规定和协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