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较深的插放炉料,可以提高炉温和扩大坩埚,为冶炼反应充分进行,创造了必要的热量条件。因此,使电极较深的插入炉料,是冶炼操作中的重要环节。
当电极插入炉料较深时,热量损失少,炉温高,坩埚大,炉内化学反应速度快,于是出铁量多,单位电耗低。反之,电极插入炉料较浅时,刺火和塌料现象均较多,热量损失大,炉温低,反应不能充分进行,因此,就不会有较好的技术
高碳硅铁
电极较深的插放炉料,可以提高炉温和扩大坩埚,为冶炼反应充分进行,创造了必要的热量条件。因此,使电极较深的插入炉料,是冶炼操作中的重要环节。
当电极插入炉料较深时,热量损失少,炉温高,坩埚大,炉内化学反应速度快,于是出铁量多,单位电耗低。反之,电极插入炉料较浅时,刺火和塌料现象均较多,热量损失大,炉温低,反应不能充分进行,因此,就不会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电极的插入深度,主要与冶炼品种和炉容量大小有关。

较大容量的电炉,炉渣发粘时,可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1、炉况发粘,炉渣排不出去,出铁口不畅通,在出铁前应向出铁口相电极附近,加萤石100~200公斤,以稀释炉渣。
2、炉况过粘,点击插的浅,炉底温度低,炉渣不易排出,此时可加石灰块300~400公斤,稀释炉渣,扩大坩埚和提高炉温,已逐渐消除炉况发粘的现象。
较小容量电炉,路况发粘,捣炉时可将粘料挑出,并且附加些焦炭。出铁口不好开时,可用氧气烧眼,扩大出铁口,以利于炉渣排出。
炉况发粘是炉况不正常现象之一,处理也比较困难,处理后约需8~16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因此,操作人员要经常观察炉况,即使地调整不正常的炉况,从而减少炉况发粘现象。
冶炼硅铁的过程中,出铁时间约为10-20分钟。如出铁时间长,不但会降低炉底温度,而且减少了冶炼时间。为此,应充分利用和尽量缩短出铁时间。出铁前期出铁口的相电极保持不动,出铁时缓慢地下将其两相电极,促使铁水尽快地流出。
这种出铁操作的好处如下:
1、打开出铁口后,随着铁水的外流,电极与炉内铁水表面的距离增大,电阻变大,点击显著地下降,这是有利于电极下茶,从而为下一路扩大坩埚和提高炉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电极产生电弧要发射电子,具有喷射压力。电极越往下降,其压力越大。借此促使铁水较快地流出,缩短出铁时间。
3、随着出铁,干过逐渐空了,要缓慢地下将电极防止塌料。如果操作不当,出铁过程塌料,则拖延出铁时间。随着铁水外流,料面下降,坩埚顶部逐渐往下压,此时电极也随之下降,这就迫使卢奇从坩埚内部推动铁水较快流出,有助于缩短出铁时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