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从波尔加实验到波尔加现象
20多年后,这场从出生就开始的实验,逐渐看出了分晓。实践证明,经过严格训练的波尔加三姐妹,都在棋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姐妹仨自出道以来,频繁参加男子比赛,并屡屡夺冠。
大女儿苏珊·拉斯洛在童年时,就是匈牙利国际象棋有史以来有名的神童。1996年,苏珊·波尔加打入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国军赛,成为国际象棋有史以来第八位女子世界。
10岁时就参加了匈牙利成人国
少儿培训价格
3从波尔加实验到波尔加现象
20多年后,这场从出生就开始的实验,逐渐看出了分晓。实践证明,经过严格训练的波尔加三姐妹,都在棋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姐妹仨自出道以来,频繁参加男子比赛,并屡屡夺冠。
大女儿苏珊·拉斯洛在童年时,就是匈牙利国际象棋有史以来有名的神童。1996年,苏珊·波尔加打入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国军赛,成为国际象棋有史以来第八位女子世界。
10岁时就参加了匈牙利成人国际象棋比赛,并且成为大师;11岁赢得男子比赛的;12岁获得捷克斯洛伐克公开赛的第四名;15岁拿到了男子国际大师的标准分;17岁获得了参加男子世界赛区际赛的资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二女儿索菲亚在7岁时就获得了匈牙利11岁组的男子,9岁时夺得了14岁组的男子世界。
在三位女儿中,成绩为出色的当属小女儿朱迪特,她被公认为20世纪至21世纪初世界强的女棋手,并在1992年2月被国际棋联授予“国际象棋大师”的称号,成为年轻的国际象棋大师。
不仅如此,朱迪特的国际象棋等级分从1989年至2014年宣布退役期间,持续排名女子世界首位长达25年,并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波尔加三姐妹被英国卫报报道
图片来源:卫报
“波尔加实验”前后坚持了差不多30年。如今波尔加家已经安居乐业,他们通过多年的奋斗,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大姐苏珊1994年和以色列电脑工程师雅各布·舒兹曼结婚,定居纽约。1997年苏珊和丈夫合作撰写了她的传记《游戏中的皇后》,并开办“苏珊·波尔加国际象棋中心”,在美国普及国际象棋。她表示自己也要生三个小孩,继续父亲的教育实验。
苏珊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二女儿索菲亚在1999年嫁给一位以色列、国际象棋大师约纳·科萨什维里,在婚后入读特拉维夫大学,逐渐淡出棋坛。
朱迪在2000年结婚,婚后仍然活跃在棋坛上,下棋永远是她的乐趣。
近两年来她的棋风有所改变,在凌厉中多了一点稳健,令棋坛高手更难对付。同时,她也在积极推动国际象棋教育事业,在匈牙利大力推进国际象棋进学校,目前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教育体系。


教棋的目的:让学生走的更远
★ 在美好的时光和国际象棋相遇 ★
在此之前,对国际象棋有概念的孩子恐怕并不多。有一些孩子对棋类的认识还停留在课本上学到的成语“举棋不定”。拉斯洛反复向克拉拉强调:只要给他健康的孩子,就能将Ta变成神童。棋类对孩子而言,像是一个平行的世界,听说过却未曾接触过。报了班,入了学,就像来到了一个奇幻世界,有对弈之前的礼仪,有思考的乐趣,一下就被国际象棋给吸引住了。许多孩子就是这样和国际象棋结缘的。
如果不是送孩子学棋,许多家长对国际象棋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国际象棋给人的感觉,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应付得来的,不是普通人能玩的,要特别有智慧才行。是一种高雅的益智项目。
国际象棋神奇的面纱正在逐渐被揭开。喜欢的人越来越多,愿意学棋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会下棋的人也越来越多,国际象棋正在从小众的概念中解放出来。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习带来了动力,学棋时有成功有失败,既磨练了幼儿的意志,培养了孩子的能力,又促进了多元潜能的发展。国际象棋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物,它简单易学,对启发孩子思维很有助益,棋类本身并没有属性,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你喜欢,国际象棋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国际象棋丰盈了你我的内心世界。
★ 认识你们,老师很开心 ★
每一次迎接,都是全新的开始。每一次告别,都是泪水婆娑。有人这样形容老师带学生,就像一茬茬地割韭菜;也有人形容老师就像像铁打的营盘,学生就是那流水的兵。
春去秋来,相遇离别,老师每年都在经历着这些。
不当老师的人,可能不能体会到老师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也体会不到老师看到学生一点小的成绩就喜上眉梢的激动。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所有热爱教学的老师普遍愿望。老师看重的,是桃李满天下,而非一届不如一届。
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老师也不会吝啬鼓励。
★ 教棋的目的:让学生走的更远 ★
有一位老师曾感叹,“我要是能带出一两个学生能在世界杯拿到名次就值了。”
其实,我们也知道,真正能走职业道路的人凤毛麟角,一年也就那么二十几个人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跻身职业棋手之列。大多数学棋的人,或者继续求学,让国际象棋成为生活的点缀,作为兴趣爱好继续留着;或者投身教育,为挖掘国际象棋人才而努力。
有人认为从事这个职业是很自然的事情,事实并非这么简单。就我所知的,从事于国际象棋教学行业的老师,特别希望让喜欢下棋的孩子能把天赋变成成绩,在这一行有所作为。让天赋一般的孩子能够弥补自身的不足,对孩子的学业、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为每一个教棋的老师都清楚:学棋的孩子只有那么一小部分会走上职业棋手的道路,相当一部分孩子学棋还是为提升自己的计算力、思维力、判断力、抗挫折力……,从而在学习数学、语文等学科时更得心应手。
这一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确实,国际象棋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孩子的成绩有帮助。
但这不是国际象棋的全部。
孩子心性单纯,喜好争输赢,很容易陷入局部的吃子中;大人则不然,也看重输赢,但懂得取舍,为了大局,局部可以做一点忍让。在接触国际象棋的伊始,孩子的思维多是直线思维,大部分世界观里面只有对立的概念,不晓得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
有人说,国际象棋意境深远。确实如此,国际象棋的作用,远不止于提升孩子的成绩,还对人生的点点滴滴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国际象棋,是为了让孩子走的更远。


国际象棋为什么这样吸引人呢?
国际象棋为什么这样吸引人呢?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历史名人已为我们提供了。
德国大诗人歌德曾把国际象棋称作“人类智慧的试金石”。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曾经充满热情地说道:“对每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来说,国际象棋是必不可少的。有一句我们经常来形容孩子的话“这孩子心里有数”,一个心里有数的孩子代表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在什么时间该干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列夫·托尔斯泰说得更为有趣,他说:“青年时代下国际象棋,可以锻炼思维、增zeng强qiang记ji忆yi力li和培养坚强的意志;中年时期下国际象棋,是一种快乐和美学的享受;到了老年,下国际象棋则是一种z好的休息。”
那么国际象棋作为教育资源,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孩子的目光获得其青睐呢,我分析原因是:
1、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智慧的结晶。其起源于或印度,流行于阿拉世界,终到了欧洲,形成了现代国际象棋,故其相当合理和完善,具有国际性,故获得了世界各地孩子们的喜爱。
2、国际象棋的传说故事有3个,都相当精彩,有的孩子就是被故事吸引而来。如这个故事,第d一格放一粒麦子,第二格两粒,第三格四粒……
3、国际象棋的棋子造型古朴生动,且是立体,非常逼真,好多孩子一见就喜欢上了。
4、国际象棋的人性化着法,符合民主与人权,适合孩子无拘无束的天性。如后横竖斜走的巨大威力,王的御驾亲征,小兵的作战勇敢的升变奖励等,不象象棋的九宫、楚河汉界,等级森严,且兵一直是兵,将帅只能永居深宫等。
5、国际象棋的皇后Q和国王K,孩子在纸牌中已有见识,再次相见倍感亲切。
6、国际象棋的历史,传奇人物如安德森、摩菲、十年磨一剑的马歇尔等,国际象棋的十几个世界冠guan军jun如斯坦尼茨、拉斯克、卡帕布兰卡、鲍特维尼克等,都是一本厚厚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