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河虾的产卵。河虾游泳能力较差,虾池中应繁殖一些藻类等沉水性植物,供虾栖息,但面积不宜超过水域的25%,也可投放树枝供虾隐身,防止虾苗遭受损失。有两个高峰,春未夏初为一个产卵高峰期,是由越冬后的老龄虾产卵形成;秋繁的高峰是由当年幼虾中的一部分产卵形成。故应根据自己的养殖条件和环境来决定是否进行秋繁,而从均衡上市和提高产量效益的角度出发是应进行统筹按排,要发挥河虾能自然越冬的优势。
4、
河虾养殖户
3、河虾的产卵。河虾游泳能力较差,虾池中应繁殖一些藻类等沉水性植物,供虾栖息,但面积不宜超过水域的25%,也可投放树枝供虾隐身,防止虾苗遭受损失。有两个高峰,春未夏初为一个产卵高峰期,是由越冬后的老龄虾产卵形成;秋繁的高峰是由当年幼虾中的一部分产卵形成。故应根据自己的养殖条件和环境来决定是否进行秋繁,而从均衡上市和提高产量效益的角度出发是应进行统筹按排,要发挥河虾能自然越冬的优势。
4、合理放养。单养河虾通常在每年的6月中旬—7月中旬放虾苗,每亩放6—8万尾;如放小虾则数时可适当减少。如进行鱼虾混养,则在每年的7月中旬—8月中旬,亩放2厘米左右的虾种1。5万尾。如是放抱卵虾养殖,则亩放抱卵虾25—30斤。

其实,增氧机就是通过减少耗氧物质的存在或促进水体溶氧饱和,而间接的起到增氧的作用。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简单的讲,增氧机把表面水体过剩的溶解氧积存于水体底层和充分溶解于整个水体中,同时进行水体的物质交换来促进了藻类的生长和塘底耗氧物质的转化。在阴雨连绵的天气,增氧机增氧的作用效果就不明显了。
池塘水体75%的溶解氧都来自藻类光合作用,培植藻类才能真正起到增氧的作用。所以不要过多的去依赖增氧机来增氧,培植藻类才是关键。

02、水体绿色
当水体呈翠绿色时,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当夏季水温升高时,在池塘四周(尤其是下风处)的水面上漂浮起一层翠绿色的油膜。这种颜色的水体常含有大量的蓝、绿藻(主要为率微囊藻、不定微囊藻的藻类),该水色是水质老化的标志。
03、水体发黑
当水体呈黑绿色时,此种水色的水体在天气较热时,池塘下风处常有一层绿膜,这说明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较多。水体中所生长的浮游植物以裸藻门的藻类(如双鞭藻、棘刺藻)为主,这是鱼类不易消化的藻类。

人工养殖河虾要建虾池,可利用一般的鱼池,面积2~6亩,水深1.2~1.5米,平坦的泥沙底,淤泥不宜过多。虾池要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当池塘中的老化藻类过多的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死,这样藻类的造氧功能基本上就不存在了,水体就失去了氧源。河虾游泳能力较差,虾池中应繁殖一些藻类等沉水性植物,供虾栖息,但面积不宜超过水域的25%,也可投放树枝供虾隐身,防止虾苗遭受损失 。河虾池平时要加强巡塘管理,防止池埂倒塌、渗漏或水鸟、水老鼠捕食河虾。一旦发现大批幼虾跳跃,浮在水面游动,或者趴在池边时,就表示水中溶氧偏低,代谢产物过高,会造成河虾大批死,必须立即换水增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