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的栽培方式:
1.选场配料。栽培场地可选择在室内或室外大田、大棚,或者果树、农作物间进行套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夏季在室内或遮阴棚种植,秋、冬、春三季均以室外为主,进行露地栽培。配料:每20平方米的种植面积,就需要使用干稻草400公斤、石灰粉20公斤,此外还可适当添加辅助原料(如麦皮、米糠)等。
2.原料处理。用3%石灰水浇泼在
食用菌发菌出菇架
鸡腿菇的栽培方式:
1.选场配料。栽培场地可选择在室内或室外大田、大棚,或者果树、农作物间进行套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夏季在室内或遮阴棚种植,秋、冬、春三季均以室外为主,进行露地栽培。配料:每20平方米的种植面积,就需要使用干稻草400公斤、石灰粉20公斤,此外还可适当添加辅助原料(如麦皮、米糠)等。
2.原料处理。用3%石灰水浇泼在配料上,边浇水边上堆培养料,堆高2米,长宽自定,拍严实后盖膜发酵。在料中插一支温度计,当料温升至60℃时,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上午再进行一次翻堆工作,这个时候翻的同时还需要浇3%的石灰水进去,然后再像之样覆盖薄膜继续发酵,等待温度达到60℃以上而且维持1天就可以下田进行栽培。
3.播种栽培。挖宽1.2米,深10厘米,长度根据地形决定,共20平方米的畦床,四周需要挖出深宽各20厘米沟用来排水。栽培前几天用3%石灰水浇于全畦床,栽培的当天还需要撒一层干草木灰。每平方米按干料计算用料20公斤,厚约25厘米,用种量10%。栽培结束后可以借用木板把料面压实整平,再薄薄撒一层干草木,然后盖土3厘米,土面之上再薄撒一层草木灰,然后就可以盖膜等发菌,3天后抖动薄膜有助于新鲜氧气的进入,帮助通风换气,每天需要进行2次。
4.发菌管理及采收。用竹竿撑起小弓棚,减少或增加棚上的草帘厚度和用制作双层竹弓双层膜的方法来调控棚内的温度至10—28℃之间,一个多月之后若是小菇破土而出,就可以把盖膜去除,轻喷水、勤喷水用以保湿,等10-20天进入菌蕾期,就可以进行采收工作了。用手左右旋转拨出鸡腿菇,削去菇脚上的泥土,装进筐里运入市场进行销售。
1.使用食用菌发菌出菇架有利于通风散热,使每个菌袋温度均衡,避免菌袋温度过高,发生烧袋现象;
2.食用菌发菌出菇架菌袋之间相互隔离,避免菌袋间病菌的传播污染。插放菌袋方便易操作,有坏包可以及时处理,控制
3.食用菌发菌出菇架要合理利用菇房空间,减少资源浪费;
4.有效利用食用菌发菌出菇架种植食用菌,提高蘑菇质量,增加蘑菇产量;
5.一次投入多年使用,食用菌发菌出菇架使用经济方便

的寿命在十年以上,一次投资多年受
食用菌发菌出菇架在养殖食用菌成熟时,需要进行补水,补水方式有利用老水池或就地挖坑,底部铺新塑料膜后,将菌袋密密排入,待接近上沿时,其上再铺一层新塑料膜,形成一个坑状;直接在上层塑料膜的坑中,利用水的重量压住下面的菌袋;然后,将水管插入菌袋缝隙中进行,直至灌满,并每隔1小时左右再予补充灌满,直到菌袋不再有迅速的吸水量,此后即可计算时间,如菌袋一般性失水,浸泡6个小时即可满足,若菌袋失水严重,可予浸泡10个小时,标准是,浸泡后的菌袋与出菇前的菌袋重量基本相等即可,不要补水过量。请注意:补水并重新排放在食用菌发菌出菇架后,即应及时喷洒预防病虫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