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序顶生,叉状分枝,每分枝的顶端聚生有数朵花;育苗选平整土地,翻整好后施足基肥,精细整平成苗床,按行距15cm左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也可穴播,播后覆土5—8cm,浇水后用稻草或树叶浅浅覆盖苗床上,以保持水分和肥效。花梗细,长约1.5厘米;花梗及花序的分枝处均包有膜质的苞片,苞片披针形或卵圆形;花橙红色,散生紫褐色的斑点,直径4~5厘米;花被裂片6,2轮排列,外轮花被裂片倒卵形或
射干种子
花序顶生,叉状分枝,每分枝的顶端聚生有数朵花;育苗选平整土地,翻整好后施足基肥,精细整平成苗床,按行距15cm左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也可穴播,播后覆土5—8cm,浇水后用稻草或树叶浅浅覆盖苗床上,以保持水分和肥效。花梗细,长约1.5厘米;花梗及花序的分枝处均包有膜质的苞片,苞片披针形或卵圆形;花橙红色,散生紫褐色的斑点,直径4~5厘米;花被裂片6,2轮排列,外轮花被裂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约2.5厘米,宽约1厘米,顶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内轮较外轮花被裂片略短而狭;雄蕊3,长1.8~2厘米,着生于外花被裂片的基部,花药条形,外向开裂,花丝近圆柱形,基部稍扁而宽;花柱上部稍扁,顶端3裂,裂片边缘略向外卷,有细而短的毛,子房下位,倒卵形,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

【种植技术】(一)生长习性
射干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不严。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耐寒,在气温-17℃地区可自然越冬,但需覆土或覆盖。
种子容易发芽,15C~30C的变温和层积处理有利于发芽率的提高。种子寿命为l~2年。
(二)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一般山坡荒地、平地均可种植,但以向阳、肥沃、疏松、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佳。也可春播,时间在3~4月,方法同秋播,但应注意秋收的种子需贮放在湿沙中,否则易失去发芽能力。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每 1000平方米施入农家肥 3 000公斤,并加过磷酸钙30公斤,耕翻、耙平,作成高20厘米、宽1.3米的畦。也可以直接用中药材肥料种植。
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宜选择2年生以上的实生苗或结合收获同时进行,时间在秋季枯叶后和春季出苗前。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出苗后,应及时除草和松土,6~7月植株封垄后停止中耕,并适当培土于根部,以防倒伏。先将老根茎挖出,选取无病者,按其自然生长形状剪成3厘米~4厘米的根段,每段留2~3个根芽。在准备好的畦面上,按 30厘米 X 30厘米挖穴栽种,每穴放 l~2段根茎,注意芽头向上,覆土压实,浇水。如已有绿芽,应将芽头露出地面。
(2)种子繁殖:9~10月,当蒴果枯黄并将开裂时,剪下果实,晾干打下种子,随收随播。可撒播或条播,条播行距15厘米~20厘米,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畦上或条沟内,覆土2厘米~3厘米。喜温暖和阳光,耐干旱和寒冷,对土壤要求不严,山坡旱地均能栽培,以肥沃疏松。约20~30天即可出苗,如播种较晚,当年不出苗,翌年3月才能出苗,育苗地每1000平方米用种6公斤。至4~5月苗高6厘米~10厘米时,可移栽大田。移栽方法是,在整好的畦上,按株行距30厘米X 30厘米开穴,穴深5厘米~6厘米,每穴栽l~2株,填土压实,浇水。也可春播,时间在3~4月,方法同秋播,但应注意秋收的种子需贮放在湿沙中,否则易失去发芽能力。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