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和微信的自我蜕变
其实,早在2015年,马云就在德国展示过刷脸支付技术,但因为产品不够成熟,市场接受度不高,直到2018年下半年,支付宝脸支付“蜻蜓”才应运而生。
刷脸支付革扫码支付的命,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自我地位巩固的一步棋,就像当年微信革QQ的命一样,是自我蜕变。
所以,支付宝和微信大力推广刷脸支付,必然会推动刷脸支付的广泛应用。应该说,属于刷脸支付的时
微信刷脸支付代理加盟
支付宝和微信的自我蜕变
其实,早在2015年,马云就在德国展示过刷脸支付技术,但因为产品不够成熟,市场接受度不高,直到2018年下半年,支付宝脸支付“蜻蜓”才应运而生。
刷脸支付革扫码支付的命,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自我地位巩固的一步棋,就像当年微信革QQ的命一样,是自我蜕变。
所以,支付宝和微信大力推广刷脸支付,必然会推动刷脸支付的广泛应用。应该说,属于刷脸支付的时代就要开启。
看“脸”的时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相关政策也在完善,法律法规方面,也在行动,根据相关报道,6月央行在宁波启动央行标准线下刷脸支付试点验证工作,并且宁波市中心支行将组织试点机构在内部场景广泛开展应用验证工作,为今后人脸识别线下支付规范应用积累实践经验。可以看到监管部门已经在对刷脸支付应用的标准进行调研,相信未来出台明确的标准也会为刷脸支付带来新的发展。 而刷脸支付在交通出行领域更是契合刷脸支付发展,是迎合5G到来,建设智慧城市中的重要的一环,包括武汉,成都等都在测试通过交通刷脸支付应用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交通,未来各地对刷脸支付应用的积极性势必增加。 而面对刷脸支付目前的痛点,公交公司可以多下功夫在用户教育方面,普及刷脸支付优势,让乘客能够大胆用,放心用,提升用户对刷脸支付的认可。而在保障数据安全方面,更是要特别重视信息安全,与当地等安全部门合作,确保公众敏感信息安全。 虽然还有一些问题,但刷脸支付在交通出行领域的发展已经是显而易见的,越来越多城市地区开始试行刷脸支付,犹如种子扎入大地,在未来成长时必然会为移动支付、交通出行等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新的改变。
作为人脸识别技术广泛的一种应用方式,“刷脸”支付在2018年提作为人脸识别技术广泛的一种应用方式,“刷脸”支付在2018年提速商用,正不断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人士预测,2019年随着AI技术的不断落地,以“刷脸”支付为代表的生物支付将成为主流,并有望在实体店里迎来大规模商用,“靠脸吃饭”的时代来了。
2019微信支付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召开,微信的刷脸支付设备“青蛙”正式上线
微信刷脸支付设备“青蛙”介绍
机身设计:L型一体化的机身设计,占地面积小。
屏幕尺寸和分辨率:8英寸屏幕,和iPad Mini大小差不多,1280*800像素高清屏幕。
摄像头:配备3D结构光的摄像头模组,兼备刷脸和扫码功能,站在摄像头前就能轻松刷脸支付,不用掏出手机,安全。加上微信支付金融级别的后台策略,为刷脸支付的安全保驾护航。
接口拓展:配备丰富的连接接口,支持连接多种外接设备,通过软件的升级让设备不断作功能扩展和升级。
特点:符合人机工学的40度倾角,让其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台面,满足不同身高的用户,为触摸操作带来了便利。同时也让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更更安全,不必担心被他人窥见。
鉴于支付宝与微信在支付领域的竞争一直是行的焦点,此次相继推出自家的刷脸产品也会被无可避免地拿来比较。比较耐人寻味的是,蜻蜓刷脸支付和青蛙刷脸支付设备的命名含义。“蜻蜓”有许多与“青蛙”相似的地方,比如它也采用了3D结构光摄像头、兼容商家现有的收银系统、用户无需输入码即可完成支付等特点。
尽管未来的竞争不可避免,但微信和支付宝之所以大力布局刷脸支付赛道,原因如下:
,刷脸支付极大地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成本。比如,普通收银台结账,10件商品用户需要56秒完成支付,而刷脸支付只需10秒。这就意味着,刷脸支付降低了社会成本,多余的时间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第二,刷脸支付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商户的人力成本。在零售业发展的时代,不断增长的人力成本成为商户急需解决的痛点。然而,引入人工智能刷脸设备之后,一台刷脸机器相当于1.5个收银柜台,相当于3个收银员。这不仅为商户提高了收银效率,而且降低了人力薪资成本。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