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实施的实践性原则
学校文化建设必然要有明确的内容。在选择内容的时候,要考虑到学校文化建设所要改革和引入的文化与学校旧有文化之间的过渡与融合。例如一个学校现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一些学校的墙壁上都是“勤奋、文明、严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等人人耳熟能详的字眼,千校一面,没有个性,没有自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实施的实践性原则
学校文化建设必然要有明确的内容。在选择内容的时候,要考虑到学校文化建设所要改革和引入的文化与学校旧有文化之间的过渡与融合。例如一个学校现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一些学校的墙壁上都是“勤奋、文明、严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等人人耳熟能详的字眼,千校一面,没有个性,没有自我,没有灵i魂,不能触及师生的心灵。而之前此校的管理模式是比较严肃、严格的。学生们可能一下还活跃不起来,或者活跃但没有把重点放在自主学习上。前后两种管理模式好像发生了断层,在文化内容和建设方式上学校就要有所反思和改进。选择适当的内容作为学校文化建设实施的主题是关键,也是难题。考虑到学校人员、环境和文化的氛围,才能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注重因势利导
(1)关心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就读特定学校后,或是主动接受,或是不能适应,或是无所自觉,但都在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上,受学校文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立足大学生的实际,从大学生的视角审视,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努力使思想理论的传递与大学生的人生追求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切实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对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实际指导作用。在网络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容易走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门,了解学生的需求,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不断的把社会1主义理想和需要内化为其自身需要,使大学生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引导学生情感体验。良好的品德如何转化为良好的行为,行为情感为两者搭建了转化的桥梁。校园文化对提升办学品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底蕴深厚、积淀精华、承载沧桑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愈久弥新的。情感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大学生面临困境、遇到内心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发现,并通过情感教育积极引导,把学生从1中带出。学生在情感体验中,会不断提高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逐渐体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给自己的正能量;逐渐将外在的知识和信仰上升为内在的,并终使学生形成坚定的信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质出发,正确理解学校文化
理解学校文化,必须深入分析文化现象背后所隐含的学校文化内涵,透过文化现象看到学校文化本质的东西。
首先,必须思考“学校教育是什么”、“学校的本质是什么”、“学校的功能是什么”等关于学校本质的问题。如何理解学校的本质和功能,将决定我们在理解学校文化时是如何思维、如何展开的。
其次,必须处理好文化与文化现象的关系。学校文化现象是学校中可感知的表达与表征。如,仪式、符号、课程、语言、校门、教室、口号、行为方式、规章制度等等。
而学校文化是其现象背后稳定的、长期的意义,是一种根、哲学,是价值观、信仰,是“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是什么”、“包括什么”的问题,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无意识力量”,即学校共享的核心价值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