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双氧水
规格与技术指标
规 格 27.5%、30%、35%、50%、70%
规格﹨等级﹨指标名称 过1氧化氢含量%≥ 游离酸%≤ 不挥发物%≤ 总碳含量%≤ 硝1酸盐含量%≤ 稳定度%≥
27.5% 优等品 27.5 0.040 0.08 0.030 0.020 97.0
合格品 27.5 0.050 0.10 0.04
工业级双氧水厂家
工业双氧水
规格与技术指标
规 格 27.5%、30%、35%、50%、70%
规格﹨等级﹨指标名称 过1氧化氢含量%≥ 游离酸%≤ 不挥发物%≤ 总碳含量%≤ 硝1酸盐含量%≤ 稳定度%≥
27.5% 优等品 27.5 0.040 0.08 0.030 0.020 97.0
合格品 27.5 0.050 0.10 0.040 0.020 97.0
30% 30.0 0.040 0.08 0.025 0.020 97.0
35% 35.0 0.040 0.08 0.025 0.020 97.0
50% 50.0 0.040 0.08 0.035 0.025 97.0
70% 70.0 0.050 0.12 0.050 0.030 97.0
注:
过1氧化氢含量指标为出厂的保证值,在符合执行标准贮存和运输的条件下,六个月内过氧1化氢含量降低率:优等品不大于4%;合格品不大于8%。
除27.5%的规格划分优等品和合格品两个等级外,其他规格不再分等分级
影响双氧水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双氧水是近十年来产能增长较快的工业化学用品,主要其使用范围广,成本低,需求量大,因此生产双氧水的厂家也越来越多,但是双氧水生产的双氧水的稳定性并不利于生产与存放,所以,我们需要抑制双氧水的稳定性不被破坏,那么,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眼部损害表现为视物模糊、畏光、视力减退、眼球疼痛,以至双目失明和视神经萎缩等。请阅读以下内容。
1.温度:双氧水在低温环境下相对比较稳定,如双氧水加热至153℃及以上时,会发生爆1炸性的分解;
2.介质的PH值:介质的酸碱性对双氧水的稳定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双氧水在酸性介质中的性质比较稳定,发生氧化反应比较缓慢,而在碱性介质中,双氧水极易发生分解,同时在此条件下再通过加热的方式,可完全破坏过量的双氧水;
3.杂质:在工业双氧水中有常见的金属离子杂质,如二价的铜离子、二价的铁离子、二价的锰离子等都会影响双氧水的稳定性,因此在工业双氧水生产的过程中,通常加入大量稳定剂来抑制杂质的催化作用。
小编主要从温度、介质PH值和杂质三方面来为您解析双氧水稳定性被破坏的主要因素,希望对您生产、存放双氧水带来帮助。
双氧水与人体组织相遇
双氧水生产提供的双氧水与皮肤、口腔和黏膜的伤口、脓液或污物相遇时,立即分解生成氧。这种尚未结合成氧分子的氧原子,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与细1菌接触时,能破坏细1菌菌体,杀1死细1菌。
杀灭细1菌后剩余的物质是无任何、无任何刺激作用的水。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因此,双氧水是伤口消毒理想的消毒1剂。但不能用浓度大的双氧水进行伤口消毒,以防灼伤皮肤及患1处。
影响双氧水分解的主要因素
影响双氧水分解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值、杂质和光等。
(1)温度。双氧水在较低的温度和浓度时是较稳定的,但当加热到高于153℃时,便会发生猛烈的爆1炸性分解。
(2)pH值。介质的酸碱度对双氧水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双氧水较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则很不稳定,能分解。
(3)杂质。杂质是影响双氧水分解的重要因素。很多金属杂质如Fe2+、Mn2+、Cu2+、Cr3+等都能加速其分解。所以工业品中因含较多的金属离子杂质,必须加入稳定剂来抑制其催化分解作用。另外、灰尘、酵母菌等杂质也会引起双氧水的分解。 (4)光。如果使用之后不进行处理,使用时残留在衣物上,经过一段时间,同样可能造成对衣物颜色及面料的伤害,因此,使用过双氧水之后,一定要进行漂洗。光照能使双氧水分解,特别是波长320-380nm的光能更能加速其分解。若对热、光、pH值、金属离子杂质等进行有效控制,可防止或减缓双氧水的分解。双氧水在合适的贮运条件下,一年内浓度降低小于原来浓度的3%。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