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带是用小截面圆钢或扁钢做成的条形长带,装设在建筑物易遭雷击部位。根据长期经验证明,雷击建筑物有一定的规律,尤其可能受雷击的地方是屋脊、屋檐、山墙、烟囱、通风管道以及平屋顶的边缘等。在建筑物更可能遭受雷击的地方装设避雷带,可对建筑物进行重点保护。为了使对不易遭受雷击的部位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避雷带一般高出屋面0.2m,而两根平行的避雷带之间的距离要控制在10m以内。避雷带一般用8mm镀锌圆钢
楼房防雷检测
避雷带是用小截面圆钢或扁钢做成的条形长带,装设在建筑物易遭雷击部位。根据长期经验证明,雷击建筑物有一定的规律,尤其可能受雷击的地方是屋脊、屋檐、山墙、烟囱、通风管道以及平屋顶的边缘等。在建筑物更可能遭受雷击的地方装设避雷带,可对建筑物进行重点保护。为了使对不易遭受雷击的部位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避雷带一般高出屋面0.2m,而两根平行的避雷带之间的距离要控制在10m以内。避雷带一般用8mm镀锌圆钢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钢做成,每隔1m用支架固定在墙上或现浇的混凝土支座上避雷网相当于纵横交错的避雷带叠加在一起,它的原理与避雷带相同,其材料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圆钢或扁钢,交叉点需要进行焊接。避雷网宜采用暗装,其距面层的厚度一般不大于20cm。有时也可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作为避雷网,钢筋混凝土板内的钢筋直径不小于3mm,并须连接良好。当屋面装有金属旗杆或金属柱时,均应与避雷带或避雷网连接起来。避雷网是接近全保护的一种防雷笼网是笼罩着整个 防雷笼网是笼罩着整个物的金属笼,它是利用建筑结构配筋所形成的笼作接闪器,对于雷电它能起到均压和屏蔽作用。接闪时,笼网上出现高电位,笼内空间的电场强度为零,笼上各处电位相等,形成一个等电位体,使笼内人身和设备都被保护。对于预制大板和现浇大板结构的建筑,网格较小,是理想的笼网,而框架结构建筑,则属于大格笼网,虽不如预制大板和现浇大板笼网严密,但一般民用建筑的柱间距离都在7.5m以内,所以也是安全的。利用建筑物结构配筋形成的笼网来保护建筑,既经济又不损坏建筑物的美观。
单位应定期由有资质的防雷检测机构检测防雷设施,评估防雷设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单位应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安全工作规范,建立各项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制度。雷雨后要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如雷雨过后,应检查安装在电话程控交换机、电脑等电器设备电源和信号线上的过压保护器有无损坏,发现损坏时应及时更换。
建设单位在防雷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时,应根据地质、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以及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安全可靠、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施工方式。
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的防雷设备、器件、器材,避免使用非标准防雷产品和器件。
新增加建设和新增加安装设备应同时对防雷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建设,如重新铺设电脑网络线、室外天线的移位和加高等都应该重新设计和建设防雷设施。
雷灾发生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避免再次遭受雷击。

市民防雷意识有待加强
每年雷雨季节,市民遭雷击事件就频频见诸报端。这一方面与建筑物防雷装置存在设计、施工缺陷有关,另一方面,市民的防雷意识也亟待加强。
一些住宅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的防雷隐患随处可见。为常见的是在楼顶架设太阳能集热器、网线和电话线,这很容易造成雷击危险;有的居民把楼房顶部钢筋构筑的避雷带当做晾衣架;还有的居民在楼顶违规加盖建筑,破坏了整栋楼的防雷装置。
大部分居民都表示,自己知晓的防雷装置就是避雷针。听到现在高层建筑楼顶多用避雷带时,他们感到很惊讶。
事实上,除了为人熟知的避雷针之外,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都属于接闪器,其作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接直击雷放电,因此楼顶上的金属物不要乱动。居民也要加强防雷知识的学习。不少市民认为在雷雨天不能用手机,用固定电话,而事实恰恰相反,固定电话的电话线从楼外接进屋内,极易遭到雷击。此外,雷雨天不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还要拔掉电源、有线电视线、网线等。有关部门对失去功效的避雷针也要及时更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