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外形特征
瓢虫的成虫体长1.0~16.0mm,体型呈短卵型至圆形,身体背面强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从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紧密相连,通常宽度相近。头常嵌入前胸中,有时完全被前胸背板盖住。幼虫:卵孵化后,爬出来的小幼虫会停在卵壳上,通常几个小时,至多,等待体表、口器等硬化。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细小短毛。大多数瓢虫具有以下3个特征:即下颚
天敌花绒寄甲厂商
瓢虫外形特征
瓢虫的成虫体长1.0~16.0mm,体型呈短卵型至圆形,身体背面强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从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紧密相连,通常宽度相近。头常嵌入前胸中,有时完全被前胸背板盖住。幼虫:卵孵化后,爬出来的小幼虫会停在卵壳上,通常几个小时,至多,等待体表、口器等硬化。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细小短毛。大多数瓢虫具有以下3个特征:即下颚须端节斧形,跗节隐4节式和腹板具后基线,这些特征可与其它近缘种相区分。瓢虫足及触角较短(通常不明显)、鞘翅背面无明显的刻点等特征也有助于与其它近似科相区别。但有些瓢虫的体长形,长于体宽2倍以上,如北美产的大斑长足瓢虫。
瓢虫分布范围
瓢虫,幼期的形态与成虫完全不一样。一生要经历4个虫期:卵、幼虫、蛹和成虫。
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虫,瓢虫种类已记载有1 0个亚科2 2个族83 个属530 种,以东洋界分布种占优势,共407种,占76.79 %。在动物区划中,又以华南区种类丰富,共208种,占39.25%。
在南方,许多瓢虫1年发生5~6代,有些种类1年发生的代数更多。而在北方地区1年发生的代数相对少些。

瓢虫
卵:长1.26毫米;宽0.60毫米。橙黄包,长卵形,两端较尖。成堆竖立在棉叶背面。每块卵一般20一40粒,达80粒。幼虫:共4龄。各龄期的主要特征:一龄:体长2—3毫米。身体全黑色。从中胸至第八腹节,每节各有6个毛疣。二龄:体长4毫米。头部和足全黑色,体灰黑色。天敌昆虫只是相对的,当一个地方的天敌昆虫太多的时候,就可能出现成灾的情况。前胸左右后侧角黄色。腹部每节背面和侧面着生6个刺疣,腹节背面左右2刺疣呈黄色,刺黑色。第四腹节背面刺疣黄不显.其余刺疣黑色。三龄:体长7毫米。体灰黑色。头、足、胸部背板及腹末臀板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黄。腹部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桔黄色,刺黑包。第四节背侧2刺疣微带黄色,其余刺疣黑色。四龄:体长11毫米左右。体灰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桔黄。腹部节和第四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均有桔黄。其余刺疣黑色。蛹:体长7毫米,宽5毫米。体黄色。前胸背板前缘有4个黑点, [1] 2个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后缘有2个黑点,两侧角有2个黑斑。中胸背板有2个黑斑。腹部第2—6节背面左右有4个黑斑。腹末带有末龄幼虫的黑色蜕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