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表面拉毛痕迹的解决方法
无心磨床加工工件表面有突然拉毛痕迹时应如何解决
加工件表面有突然拉毛痕迹,主要是由于粗粒度砂轮磨粒脱落后夹在砂轮和工件之间形成的,可采取以下方法解决:
1、若粗磨时遗留下来的痕迹在精磨时未能磨掉,则应适当加大精磨余量。
2、发现磨削液中有粗粒度磨粒存在时,应清除砂轮罩壳内的磨屑,更换磨削液。
3、如果材料韧性太大,则应选择氧化
MK1050数控无心磨床
磨床表面拉毛痕迹的解决方法
无心磨床加工工件表面有突然拉毛痕迹时应如何解决
加工件表面有突然拉毛痕迹,主要是由于粗粒度砂轮磨粒脱落后夹在砂轮和工件之间形成的,可采取以下方法解决:
1、若粗磨时遗留下来的痕迹在精磨时未能磨掉,则应适当加大精磨余量。
2、发现磨削液中有粗粒度磨粒存在时,应清除砂轮罩壳内的磨屑,更换磨削液。
3、如果材料韧性太大,则应选择氧化铝系砂轮。
4、粗粒度砂轮在刚修整好时,其磨粒易于磨损,则应降低工作台速度、尽量使无心磨床砂轮修整得细一些,并以较低的纵向速度进行粗加工,或者改用粒度较细的砂轮。
5、一般情况是材料硬、砂轮软;材料软,砂轮硬。但材料过软,亦应选用较软的砂轮。
6、若砂轮未修整好,有凸起的磨粒则应重新修整砂轮。
MK1050数控无心磨床MK1050数控无心磨床MK1050数控无心磨床MK1050数控无心磨床
无心磨床修理前的准备工作
无心磨床修理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所修机床修前状态的检查,即对机床的精度状况、故障情况的检查和分析,然后编制技术准备书,制定基本修理方案,列出所要更换或修复零件的明细表。例如:无心磨床压力不足,首先列出所有故障的原因,然后逐个排出,找出故障原因。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维修质量,应力求准确、q面、可行。准备工作及其检查项目有如下几项:
1、检查磨头进给情况,以确定是否更换丝杠副。
2、调查机床使用中有没有“抱轴”现象,轴承的承载能力如何,并现场观察磨头主轴、轴瓦磨损情况,确定主轴轴瓦的修换。
3、检查床身、立柱、滑板各处导轨有没有严重拉毛和磨损情况,确定修复方案。
4、观察工作台速度均匀性,再检查液压缸磨损情况,确定液压缸修复方案。
5、观察液压泵工作性能,初步了解操纵箱的性能。听液压泵声音,测流量及压力参数,确定液压泵修换情况。
6、检查磨头进给和爬行情况,确定无心磨头液压缸修复方案。
7、对其它零部件磨损情况的调查、了解。
8、了解用户对修理的要求。
无心磨床导轮修整的参数
通磨时,为使工件能以一定的纵向进给速度,顺利通过磨削区,根据无心磨床磨削运动分析可知,须将导轮在垂直面内倾斜一个角度。无论是设计一般用途的通用机床,还是设计适应特殊要求的机床,或介乎二者之间的专门化机床,都是以工件作为设计的依据。这时导轮如果仍是一个圆柱形的话,那么导轮和工件的接触只能是点接触,磨削将无法进行。要想工件能和导轮在全部宽度上接触,只好将导轮修整成单叶双曲线回转体的形状。
为使导轮能修整成双曲线的形状,除将导轮在垂直平面内倾斜角外,还需导轮修整器在水平面内转动一个角度。即导轮修整器金刚石的运动轨迹与导轮回转轴线在空间相交角。
根据无心磨床磨削成圆的理论,我们知道,在磨削时,工件的中心要高出砂轮和导轮的中心连线,即中心高,从而使导轮和工件的接触点到砂轮和导轮中心线的距离变成y久高度。
在磨削过程中,要使导轮和工件能保持良好接触,除了修整器在水平面内转一个角外,还须使金刚石有一定的位移量,也就是导轮修整器的金刚石要相对导轮中心偏移的距离。
只有选定好上数参数后,才能对无心磨床导轮进行修整。
形位精度对磨床的要求
无心磨床主轴系统的回转精度对零件的圆度影响很大,特别是工件头架主轴勺回转精度对卡盘夹持磨削工件的圆度有直接影响。
零件的形位精度是指零件的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形状公差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等。有些零部件在拆卸时,要做好标记,再行拆卸,以便装配耐即能顺利进行,又能保证质量。位置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等。无心磨床的几何精度是影响零件形位精度的主要因素,例如,床身纵向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影响被磨削零件母线的直线度,纵向导轨间的平行度,影响被磨削零件的圆柱度,如工件头架主轴与尾架的中心连线在铅垂面内与工作台的运动轨迹不平行,会影响零件的圆柱度(被磨削零件两端大,中间小),如工件头架主轴轴线与工作台的运动轨迹不平行,磨削卡盘夹持的零件时也会产生类似的误差。如工件头架主轴与尾架中心的同轴度差,则两顶j与工件顶j孔的接触不好,工件旋转时产生干涉,因而影响零件的圆度和同轴度。这些都表明机床的几何精度对零件形位精度的重要性。此外,热变形影响磨床几何精度的保持性,从而影响形位精度。磨床的刚度,特别是主轴系统的刚度对零件的形位精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