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涂装电泳涂装工厂
电泳涂装(electro-coating)是利用外加电场使悬浮于电泳液中的颜料和树脂等微粒定向迁移并沉积于电极之一的基底表面的涂装方法。电泳涂装的原理发明于是20世纪30年代末,但开发这一技术并获得工业应用是在1963年以后,电泳涂装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涂膜形成方法,是对水性涂料具有实际意义的施工工艺。具有水溶性、无毒、易于自动化控制等特点,
电泳涂装工厂
电泳涂装电泳涂装工厂
电泳涂装(electro-coating)是利用外加电场使悬浮于电泳液中的颜料和树脂等微粒定向迁移并沉积于电极之一的基底表面的涂装方法。电泳涂装的原理发明于是20世纪30年代末,但开发这一技术并获得工业应用是在1963年以后,电泳涂装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涂膜形成方法,是对水性涂料具有实际意义的施工工艺。具有水溶性、无毒、易于自动化控制等特点,迅速在汽车、建材、五金、家电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泳涂装的设备
电泳涂装的设备是由电泳槽、搅拌装置、涂料过滤装置、温度调节装置、涂料管理装置、直流电源装置、电泳涂装后的水洗装置、超滤装置、烘烤装置、备用罐等组成。
电泳槽槽体的大小及形状需根据工件大小、形状和施工工艺确定。在保证一定的极间距离条件下,应尽可能设计小些。槽内装有过滤装置及温度调节装置,以保证漆液一定的温度和除去循环漆液中的杂质和气泡。搅拌装置可使工作漆液保持均匀一致,多采用循环泵,漆液的循环一般每小时4~6次,当循环泵开动时,槽内漆液液面应均匀翻动。
电泳后水洗的目的,是除去工件在电泳涂漆过程中粘附在沉积漆膜表面的浮漆,以防止电泳漆膜出现“花脸”,粘附漆液也会造成电泳漆膜再溶解等流痕状异常。
为把漆膜表面上的浮漆洗净,一般采用2~3次回收水洗,再加上1~2次纯水洗的方式。由于水的酸碱度及硬度都会直接影响漆膜质量,因此电泳后后一道水洗必须采用去离子水洗。在水洗过程中,不允许互相碰撞,因为此时漆膜很软且带有粘性,极易损伤表面。
电泳涂装加工设备的简介
涂装即指对金属、塑料、木材等材料加工成的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或装饰层,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我国涂装技术与设备的发展经历了由手工到机械设备到自动生产线的发展过程、涂装工艺流程一般为:前处理、打磨→涂装→流平→干燥或固化→三废处理。涂装设备是完成这些涂装工艺过程所使用的机械设备。
涂装设备工业真正起源于50年代苏联技术的引进之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