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换热器的使用方法介绍具体如下:
1卧式壳程冷凝膜传热系数要比立式管内或管外的膜传热系数高数倍,同时不凝物不会在死角积累起来不易排出。
2冷却水走管内便于清扫水垢。水走管内容易保证有较高的流速,这对降低水垢生成的速度与提高水膜的传热系数都有好处。
3卧式列管式冷凝器使低层管子处于冷却水进口处,而使冷凝液积于底层,以便降低冷凝液的温度。外表冷
U型管壳式换热机组定做
管式换热器的使用方法介绍具体如下:
1卧式壳程冷凝膜传热系数要比立式管内或管外的膜传热系数高数倍,同时不凝物不会在死角积累起来不易排出。
2冷却水走管内便于清扫水垢。水走管内容易保证有较高的流速,这对降低水垢生成的速度与提高水膜的传热系数都有好处。
3卧式列管式冷凝器使低层管子处于冷却水进口处,而使冷凝液积于底层,以便降低冷凝液的温度。外表冷凝系统中,对冷凝液进一步冷却很重要,如果冷凝系统中的温度较高,一接触空气有机气体就会有大量挥发,一般冷凝液的入口温度要求在60℃或更低。当然也可以增加一个单独的冷却器,不过这样要增加费用。如果两温度相差很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
管壳式换热器根据结构特点可分为
1.刚性结构的管壳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又成为固定管板式,通常可分为单管程和多管程两种。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便宜和应用较广;缺点是管外不能进行机械清洗。
2.具有温差补偿装置的管壳式换热器:它可使受热部分自由膨胀。该结构形式又可分成:
① 浮头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一端管板能自由伸缩,即所谓“浮头”。他适用于管壁和壳壁温差大,管束空间经常清洗。但它的结构较复杂,加工制造的费用较高。
② U形管式换热器:它只有一块管板,因此管子在受热或冷却时,可以自由伸缩。这种换热器的结构简单,但制造弯管的工作量较大,且由于管子需要有一定的弯曲半 径,管板的利用率较差,管内进行机械清洗困难,拆换管子也不容易,因此要求通过管内的流体是清洁的。这种换热器可用于温差变化大,高温或高压的场合。在某些烟气管对流换热中,三维内肋管具有的自清灰功能,李清方[10]经实验,发现烟气与三维内肋管的对流换热系数可达光管的3。
③ 填料函式换热器: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管板上的每根管子的端部都有单独的填料密封,以保证管子的自由伸缩,当换热器内的管子数目很少时,才采用这种结 构,但管距比一般换热器要大,结构复杂。另一种形式是在列管的一端与外壳做成浮动结构,在浮动处采用整体填料函密封,结构较简单,但此种结构不易用在直径 大、压力高的情况。填料函式换热器现在很少采用。6、强制监检,质量可靠:严格按照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及相关标准制造,检验及验收,接受《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监督。
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关键技术主要有:(1)结构: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和工艺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合理分配液化段和过冷段的热负荷,使液化段和过冷段相对协调;结合特大型换热器的载荷分配以及换热管相对较软的特性,采用足够刚度的中心筒,从设计上保证缠绕的均匀性。组合设计技术的充分应用使“冷塔”结构合理;管壳程及物料进出口位置的合理选择,使流体的分布更均匀;多管板结构的应用使结构进一步优化。(2)材料:由于大型氮气液化工厂的热负荷都是数十乃至数百兆瓦级的,再加上低温要求,目前适用的材料只有两种:换热面积2×104 以下的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管还可以考虑采用薄壁不锈钢材料,2 ×104 以上的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换热管基本采用铝合金材料。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其中大部分可以用普通的碳钢、铜或不锈钢制成。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