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漂白中漂液PH值为10.5~11,加水玻璃尚不能达到要求,因此要加碱剂调节PH值,的碱剂为,用量为1—2g/L。它是活化剂,能促进的分解,使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离子,在PH值为10.5~11情况下,以中速分解达到漂白的目的。但在退煮漂与煮漂一浴法短流程工艺中,的用量均较高,不仅调节PH值,还兼退浆和煮练的功能。除了术中组织及失活,手术过程中划开皮肤时、手术中将内腔取出的操作造
医护人员便携式消毒剂咨询
常规漂白中漂液PH值为10.5~11,加水玻璃尚不能达到要求,因此要加碱剂调节PH值,的碱剂为,用量为1—2g/L。它是活化剂,能促进的分解,使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离子,在PH值为10.5~11情况下,以中速分解达到漂白的目的。但在退煮漂与煮漂一浴法短流程工艺中,的用量均较高,不仅调节PH值,还兼退浆和煮练的功能。除了术中组织及失活,手术过程中划开皮肤时、手术中将内腔取出的操作造成切口周围皮肤的污染、长时间的手术使消毒后的皮肤上残余菌落生长繁殖等,都可能造成内源性SSI。
手消毒的定义?
指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活性。
5、七步洗手法?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採槎;
(2)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槎,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採槎;
(4)双手轻合成空拳,相互揉槎,交换进行;
(5)一手握住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槎,交换进行;
(6)将一手五指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槎,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医院里在注射、手术、针灸等操作时都需要行皮肤消毒,但是皮肤消毒剂应该怎么选呢?小编根据规范标准整理后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穿刺部位皮肤消毒
1.1可用无菌棉拭蘸取适用浓度碘伏在消毒部位擦拭2遍-3遍,使用浓度均为有效碘2g/L-10g/L,作用1min-3min。
1.2使用碘溶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2遍以上,作用时间1min-3min。待稍干后再用70-80%乙醇擦拭脱碘即可。使用浓度为有效碘18g/L-22g/L,作用时间为1min-3min。
1.3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涂擦2-3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使用说明。
1.4使用70%-8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擦拭消毒2遍,作用3min.
1.5使用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原液皮肤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min-5min。
1.6其他方法、有效的皮肤消毒产品,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操作。
正确的消毒剂浓度:
消毒剂的使用浓度是指消毒剂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切勿将消毒剂原液错误地当做的浓度进行稀释使用。每种消毒剂都有其效果优、副作用的消毒浓度。比如乙醇在70%~75%的浓度时消毒效果佳,过高浓度的乙醇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洗手法:按刷手方法用肥皂水刷洗双手臂刷手区1遍约3分钟,清水冲净。
正确的消毒涂擦方式:
肌内、皮下、静脉注射及针灸部位和各种诊疗性穿刺应以注射和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涂擦,涂擦范围直径≥5cm。涂擦2~3遍,或遵循所用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书。静脉导管穿刺部位涂擦范围≥15cm或者至少大于敷料面积,涂擦2~3遍,或遵循所用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书。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消毒应在规范的手术前皮肤准备的基础上,用浸有相应消毒剂的无菌棉球、纱布或其他代替物,以手术野为中心,由内往外(污染手术如浓重等由外向内涂擦消毒)涂擦2~3遍,涂擦范围应在手术野并向外扩展≥15cm。中效消毒剂:指可杀灭分枝、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