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镗铣刨磨钻等机床的历史故事
磨床
磨削是人类自古以来就知道的一种古老技术,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用的就是这种技术。以后,随着金属器具的使用,促进了研磨技术的发展。车镗铣刨磨钻等机床的历史故事磨床磨削是人类自古以来就知道的一种古老技术,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用的就是这种技术。但是,设计出名副其实的磨削机械还是近代的事情,即使在19世纪初期,人们依然是通过旋转天然
镗铣头生产厂家
车镗铣刨磨钻等机床的历史故事
磨床
磨削是人类自古以来就知道的一种古老技术,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用的就是这种技术。以后,随着金属器具的使用,促进了研磨技术的发展。车镗铣刨磨钻等机床的历史故事磨床磨削是人类自古以来就知道的一种古老技术,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用的就是这种技术。但是,设计出名副其实的磨削机械还是近代的事情,即使在19世纪初期,人们依然是通过旋转天然磨石,让它接触加工物体进行磨削加工的。
1、一台磨床(1864年)1864年,美国制成了世界上一台磨床,这是在车床的溜板刀架上装上砂轮,并且使它具有自动传送的一种装置。过了12年以后,美国的布朗发明了接近现代磨床的磨床。
2、人造磨石——砂轮的诞生(1892年)人造磨石的需求也随之兴起。如何研制出比天然磨石更的磨石呢?1892年,美国人艾奇逊试制成功了用焦炭和砂制成的碳化硅,这是一种现称为C磨料的人造磨石;选用的碳纤维管传动轴主要参数如下:额定扭矩2500N·m,高转速4000r/min。两年以后,以氧化铝为主要成份的A磨料又试制成功,这样,磨床便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以后,由于轴承、导轨部分的进一步改进,磨床的精度越来越高,并且向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内圆磨床、平面磨床、滚磨床、齿轮磨床、磨床等等。
铣头按输出情况的分类
想必大家对铣头并不陌生,那么您知道铣头按输出情况的分类吗?现在请随小编一起看一下铣头按输出情况的分类,希望会为您带去帮助。
1、单输出铣头—该类型的铣头较为常见,刚性较佳,可广泛应用于各类使用场合。
2、双输出铣头—该铣头采用双向输出,且双向的同心精度、垂直精度较佳,可以很好地解决使用者在需求时手动转角度、打表校正的麻烦,避免重复误差,提高生产加工效率和精度。
3、立卧两用铣头—该铣头可同时进行立式及卧式加工,采用双向止推轴承及伞形齿轮分离式原理,校正更显得方便,其内部采用高速止推轴承,由两方向固定,可承受重切削。
4、万向铣头—又称铣头,该铣头刀具的旋转中心线与机床主轴旋转中心线所成角度可调,可调角度范围一般为0~90度,但也有一些特殊的可调超过90度。
龙门加工中心主传动系统和滑枕结构优化设计机床原滑枕主传动设计及分析
滑枕主传动部件是影响龙门五面加工中心整机切削性能、强度、刚性和热平衡的关键部件。滑枕是主传动部件的关键零件,其结构与工艺性将直接影响主传动部件的性能,其作用是把主轴电机和主轴连接起来并作Z向进给运动,在机床加工过程中,滑枕既要承担自身的质量,还要承受主电机及减速箱的质量,为了实现机床平稳地运动,滑枕必须保持很好的动态特性。将以上安装好的部分一起装入轴承座内,使用六角螺钉固定好,装好隔套,然后是端盖和内六角螺钉的全部拧紧。
(1)原滑枕主传动设计及工艺性分析。如图2所示为龙门加工中心原滑枕主传动系统。现在只保留滑枕左端内腔1个轴承孔,距左端面孔深只有416mm,这样就可以采用悬臂镗削法对滑枕孔系进行加工。主轴伺服电动机1与方滑枕镗铣头主传动ZF减速箱2组配,ZF减速箱与滑枕采用分离式设计结构,ZF减速箱置于滑枕顶端,通过两根传动轴5、9和中间花键轴套7及联轴器3、11将ZF减速箱的动力传递给立卧镗铣头主轴12,驱动刀具完成切削运动。
由图2可见,两传动轴5与9必须通过4、6、8、10共4组轴承支撑,滑枕零件传动轴孔多为深轴孔,加工精度特别是平行度、孔距和孔径较难保证,易造成传动链松垮,减弱传动刚性,增大切削噪声。此外,长轴孔不易装配,装配质量稳定性、可靠性不高,影响传动刚性。这种加工方式效率低、周期长、交货迟、成本高,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