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认证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应把握哪些内容
1、对ISO9001认证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对象不仅包括终产品,也包括采购的产品、顾客的财产 (如顾客提供的零配件、用于售后服务的产晶)、"过程产品等。同时型式试验、产量审核等也可属于本条款的要求范围。
2、组织为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要求而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时,可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a、根据过程业绩的状况
企业iso认证
ISO9001认证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应把握哪些内容
1、对ISO9001认证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对象不仅包括终产品,也包括采购的产品、顾客的财产 (如顾客提供的零配件、用于售后服务的产晶)、"过程产品等。同时型式试验、产量审核等也可属于本条款的要求范围。
2、组织为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要求而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时,可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a、根据过程业绩的状况,确定哪些产品特性需要监视和测量;
b、测量某种特性所需要的准确度;
c、确定并配备ISO9001认证监视和测量设备和手段;
d、确定监视和测量点、要求、接收准则、放行产品的权限;
e、监视和测量结果的证据要求。
3、根据策划的安排所需开展的监视和测量活动末全部完成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如必须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应得到授权人员(此处的"授权人员"的含义在有些情形下包括法律法规所授权的机构)的批准,并且在必要的情况下需得到顾客的批准。
4、确定并保持经监视和测量的产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
5、有关监视和测量的记录应表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
6、不少情况下,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和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不易区分。组织在策划和建立ISO9001认证质量管理体系时,不必过分关注于两者的区分,只要能实施有效的监控即达到了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
推行OHSAS18001体系认证的重点
1、首先要识别出企部的危险源,列出危险源清单,然后评选出重大危险源;
2、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出改善方案,并实施;
3、要获得安监部门的守法证明,证明企业在近两年内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并未受过安全处罚;
4、对于重大危险源制定出应急方案,并演练和记录。其中消防演练是普遍都需要的;
5、准备防雷合格证、消防验收合格证;
6、建立PPE管理制度,并保存所有发放记录;
7、请具有作业场所卫生检测资质单位对于企业的生产场所氺、气、声、渣等进行监测;
8、根据企业人数选出员工代表,可25人中选一人,或100人中选一人。员工代表必须能参与体系文件的制定,和参与所有安全规定的制定;
9、与存在潜在职业病危害岗位职员签定危害告知书,这项是持续进行的,只要有加新人就得签。
产量认证标志的标注的要求
一、产量认证标志是认证机构为了证明产品符合认证标准和技术要求而设计、发布的一种质量的标志。产量认证的依据是《产量法》、《标准化法》和《产量认证管理条例》。依据法律、法规规定,产量认证分为安全认证于合格认证,认证合格后,经认证机构批准,产品生产者可以在认证合格的产品上、产品铭牌、包装物、产品说明书或者出厂合格证上使用产量认证标志。 产品上带有认证的标志,不仅可以把准确可靠的质量信息传递给用户和消费者,对企业而言,还起到质量信誉证的作用,表明该产品经过公正的第三方证明,符合规定标准。带有认证标志产品的生产企业要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复查,确保出厂的认证产品持续稳定符合规定标准要求,这样就可以起到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消费者的安全的作用。 认证标志图案的构成,许多是以的代码、标准机构或机构名称的缩写字母为基础而进行艺术创作形成的。 二、产量认证标志,一般情况下不是必须标注的产品标识。即使是生产者获得了产量认证,也可以不使用。 但是,对于法律、行规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规章规定的实施安全认证强制性监督管理的产品,比如电视机、电冰箱等电工产品,必须取得电工产品安全认证,并在产品上加贴安全认证标志。
ISO27001认证有什么好处
1.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证书的获得,可以向机构表明,组织遵守了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从而保护企业和相关方的信息系统安全、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
2.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客户信任
证书的获得,可以强化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规范组织信息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3.履行信息安全管理责任
证书的获得,本身就能证明组织在各个层面的安全保护上都付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表明管理层履行了相关责任。
4.增强员工的意识、责任感和相关技能
5.保持业务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
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意味着组织核心业务所赖以持续的各项信息资产得到了妥善保护,并且建立有效的业务持续性计划框架,提升了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6.实现风险管理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信息系统,并找到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的办法,保证组织自身的信息资产能够在一个合理而完整的框架下得到妥善保护,确保信息环境有序而稳定地运作。
7.减少损失,降低成本
ISMS的实施,能降低因为潜在安全事件发生而给组织带来的损失,在信息系统受到侵袭时,能确保业务持续开展并将损失降到程度。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