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根焊道焊完后,应尽快进行热焊道焊接,根焊道与热焊道焊接间隔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
3.3.4 焊接时发现有易粘条等异常现象,停止焊接,找出原因及时解决。
3.3.5 防止咬边的技术措施 施焊中适当控制电弧长度,以扁椭圆形的熔池控制焊接速度,使熔化金属与基本金属均匀过渡,达到外观成形美观。
3.3.6 焊接现场搭设焊接防护棚。由于工程施工
维护
3.3.3 根焊道焊完后,应尽快进行热焊道焊接,根焊道与热焊道焊接间隔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
3.3.4 焊接时发现有易粘条等异常现象,停止焊接,找出原因及时解决。
3.3.5 防止咬边的技术措施 施焊中适当控制电弧长度,以扁椭圆形的熔池控制焊接速度,使熔化金属与基本金属均匀过渡,达到外观成形美观。
3.3.6 焊接现场搭设焊接防护棚。由于工程施工有可能遇上雨季,因此必须在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后才能进行焊接。
3.3.7 焊接当天结束后,将管口用管盖封堵,避免杂物进入管道。
3.3.8 焊口焊接完成后,在管面距焊口5cm处的气流下游侧,用油漆或记号笔写上焊工编号、焊口编号、桩号。
3.4 焊缝检验及修补措施

5.1.1.2 保证层间温度措施
规范要求:纤维素焊条层间温度≥80℃;其它焊道层间温度≥60℃;2参与镶接施工人员对燃气管线施工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特殊工种(吊车、电工、焊工等)均应具有上岗证书。为确保层间温度,每层焊道焊接必须紧凑,道工序完成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在每层焊道焊接前,需测量均匀圆周上的8个点。层间温度规范要求时,采用火焰加热器进行重新预热,并保证纤维素焊条层间温度≥80℃、其它焊道层间温度≥60℃。加大预热及层间温度的采集,每道焊口预热、每层焊道在施焊前的层间温度必须进行测量并记录。
5.1.1.3 焊后保温
当环境温度5℃时,应采取焊后在焊道上加盖保温被的措施以防止焊道急骤降温,保温被为3.2m×1m×50mm的石棉被。具体做法是:用喷灯烘烤石棉被至80℃以上,然后立即将完成的焊口趁热裹上并盖上毛毡,用橡皮带捆紧。保温时间30~40min。2)电缆终端头计算时,应根据电缆的根数确定,即每一根电缆有两个头,同时要区别是户内还户外。
5.2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5.2.1 应尽可能避免雨天施焊,如果工程需要,焊接部位必须有防雨棚,并在防雨棚内采取烘干措施,使施焊环境达到要求。雨天没有防雨措施,不准施焊,湿度超标时不准施焊。5.2.2 雨季要加强对焊材的管理,烘材必须按焊接工艺的要求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焊条在现场要放在保温筒内,防止受潮,随用随取。5.2.3 应尽量避免雨天进行防腐补口作业,如需进行,必须有防雨措施,并且要保证钢管表面的干燥,除锈之后,应进行烘烤,然后再次进行除锈,以保证防腐补口质量。4)风道、管道保温层应完整到位,保温层、保护层平整密实无破损开裂。
5.2.4 焊接防风措施:焊接采用防风棚的方式进行施工,风速>8m/s时停止施焊作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