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润滑油产品, 重要因素就是润滑油原料 “润滑基础油”。 润滑油通常由润滑基础油和根据用途为提而添加的添加剂组成。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其添加剂成分会被消耗, 因此, 采用的润滑基础油才能把润滑油保持长时间。
从这一角度来讲, S-OIL润滑油产品具有的优点。S-OIL自1971年韩国次启动润滑基础油商业活动以来, 目前拥有日生产42,700桶的大规模润滑基础油生
白油生产经销商
生产润滑油产品, 重要因素就是润滑油原料 “润滑基础油”。 润滑油通常由润滑基础油和根据用途为提而添加的添加剂组成。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其添加剂成分会被消耗, 因此, 采用的润滑基础油才能把润滑油保持长时间。
从这一角度来讲, S-OIL润滑油产品具有的优点。S-OIL自1971年韩国次启动润滑基础油商业活动以来, 目前拥有日生产42,700桶的大规模润滑基础油生产工厂。 特别是三类基础油(Group III)产品(VHVI级, Very High Viscosity Index)“ULTRA-S”自2002年次次生产以来, 全世界大部分有名润滑油都采用其产品。
S-OIL 7牌就是以ULTRA-S开发而成。ULTRA-S的粘度指数, 氧化安定性, 低温流动性为选择S-OIL 7牌的消费者确保更加明确的产品性能。
润滑油的复合添加剂配方都是经过精心配比的,这样才能够达到各项性能的平衡。如果自己添加某些组分,会导致润滑油某种特性的提升,但相对而言,也会带来其他特性的劣化。比如,添加一些大分子粘稠的物质,能够辅助填补发动机的缝隙,使某些老旧漏油的发动机不再漏油,但同样也会使机油流动性急剧下降,导致机油温度升高,从而使油泥积碳增多和磨损加剧,这样到底有利有弊也就很难说了。
有些润滑油添加剂号称可以延迟保养,其实是杯水车薪,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机油的劣化是一个前期非常缓慢但后期非常迅速的过程,从0到50%可能需要10000公里,但从50%到可能只需要3000公里。当一旦机油劣化之后,靠添加额外的添加剂妄图挽回局面,只是杯水车薪而已。而且,机油的劣化往往意味着基础油的重要组分也已经在运转过程中被消耗了,机油粘度越来越偏离初始值,单纯的添加额外添加剂不可能抑制基础油的衰败,而粘度的巨大偏离会导致各种其他问题。
润滑油基础油中的重要产品,主要用于润滑脂,金属加工液,变压器油和橡胶加工油,约占10%的市场份额。不过,俄罗斯和阿联酋的基础油正进入欧洲市场。去年,俄罗斯石油公司开始通过雅罗斯拉夫尔炼厂向市场供应Ⅲ类基础油。今年2月,阿布扎比石油公司和瑞士Chemlube达成了产品经销协议,指的定后者为其在欧洲市场的的Ⅲ类基础油经销商,目前正向欧洲市场供应Ⅲ类基础油。阿布扎比国油在阿联酋鲁韦斯的工厂每年生产约50万吨Ⅲ类基础油。
基础油的目的,就是为了稀释、缓冲、协助纯精油的吸收与渗透。基础油一般都选用油质稳定、分子小,以利皮肤的吸收与渗透,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冷压道的种子油或核仁油,可提供皮肤更好的滋润与养分,帮助皮肤进行修的护。基础油,也称作基底油或调和油,是从各种植物的种子、花朵、根茎或果实中萃取的非挥发性油脂, 是在低温60度以下,冷压法萃取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同时含有丰富的各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基础油可以直接用于肌肤按的,滋润、柔嫩肌肤,也是稀释精油的不错的基底油。供应方面:基础油总产能约为774万吨,2017年实际产出约460.7万吨。从级别来看,国内基础油依然以I类油为主,但是随着市场需求变化,I类油逐渐无法满足生产润滑油的需求,产量逐年降低。2017年II类油产量逐年提高,目前国内几乎没有III类油产量。虽然国内II类油产能迅速增加,但多以轻质为主,重质产品仍然大部分依赖进口。据隆众数据统计,仅2018年预计新增加的二类装置产能在330万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