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泵壳结合来分类
1、水平中开式泵:即在通过轴心线的水平面上开有结合缝。
2、垂直结合面泵:即结合面与轴心线相垂直。
二、按泵轴位置来分类
1、卧式泵:泵轴位于水平位置。卧式泵
2、立式泵:泵轴位于垂直位置。
三、按叶轮出方式分类
1、蜗壳泵:水从叶轮出来后,直接进入具有螺旋线形状的泵壳。
2、导叶泵:水从叶轮出来后,进入它外
离心泵维修
一、按泵壳结合来分类
1、水平中开式泵:即在通过轴心线的水平面上开有结合缝。
2、垂直结合面泵:即结合面与轴心线相垂直。
二、按泵轴位置来分类
1、卧式泵:泵轴位于水平位置。卧式泵
2、立式泵:泵轴位于垂直位置。
三、按叶轮出方式分类
1、蜗壳泵:水从叶轮出来后,直接进入具有螺旋线形状的泵壳。
2、导叶泵:水从叶轮出来后,进入它外面设置的导叶,之后进入下一级或流入出口管。
减少不锈钢立式管道离心泵能量损失的措施:
1、在检修装配时,应特别注意各种配合间隙,过大会造成漏失,过小会产生摩擦。因此,装配各部件时要严格按工艺技术要求、标准执行。
2、提高泵的转速,缩小叶轮直径。泵原来转速为n,工作点为M,若把泵的转速提高到n1,泵的特性曲线H——Q往上移,工作点由M移至M1,流量由QM加大到QM1。因为叶轮的直径越大,圆盘摩擦损失越大。根据试验证明圆盘摩擦损失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与叶轮外径的五次方成正比。因此在扬程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泵的转速,叶轮的直径可以相应地缩小,而圆盘摩擦损失可成五次方下降。
3、适当控制泵腔两边的宽度,同时控制叶轮出口侧与泵腔到压出室之间的宽度,给流动的液体一个畅通的通道,减少水力损失。 4、轴封采用机械密封。
5、提高叶轮两侧盖板、泵体、叶轮流道、导翼流道的表面粗糙度,也就是让过流面平整光滑一些。
6、改变密封环形状:把密封环制作成迷宫式、锯齿形,可以减少漏失和容积损失。应对密封环的制造工艺提高要求,样式要,材质要好、等。
ISW型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产品用途:
1、 ISW型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又名ISW卧式管道泵,供输送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其他液体之用,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高层建筑增压送水,园林灌溉,消防增压及设备配套,使用温度T:≤80℃。
2、 ISWR(WRG)型热水(高温)循环泵广泛适用于能源、冶金、化工、纺织、造纸、以及宾馆饭店等锅炉高温热水增压循环输送及城市采暖系统循环用泵,ISWR使用温度T:≤120℃、WRG使用温度T:≤240℃。
3、 ISWH型卧式化工泵,供输送不含固体颗粒,具有腐蚀性,粘度类似于水的液体,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造纸、食品、制药和合成纤维等部门,使用温度T:-20℃-120℃。
4、 ISWB型卧式油泵,供输送柴油、煤油等石油产品,使用温度T:-20℃-120℃。

离心泵的验收要求说明
1、供方应该保证离心泵在满负荷条件下能够长时间地稳定、安全运行。随着流量下降,泵的扬程曲线应平稳地上升,泵的关闭扬程应为其设计扬程的120%~125%。
2、耐腐蚀离心泵的过流部件要求耐酸碱,;
3、离心泵的个临界转速不应处在额定转速的75~125%的范围内。
4、所有的离心泵型号在流量到流量运行范围应没有汽蚀,振动平稳并较小。
5、所有转动部件应进行动静平衡。
6、全部过流部件包括叶轮、轴承、前后护套,密封件等的保证寿命超过20000工作小时。
7、泵均应配备挠性联轴节,并应有联轴节防护罩。联轴节校正。联轴节和齿轮的额定出力至少是要求输出功率的120%。
8、泵体材料和润滑液的选择应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
9、泵壳设计要便于维修,在不影响主管线及阀门的情况下,易于检查、调整和维修。
10、泵配备的机封部件应稳定可靠,所有的磨损件均是易于更换的。
11、供方确保运行时泵的振动和噪音在合理的范围内。振动大小的检测以推力轴承或马达轴承的振动为准。
12、泵的所有管线接口均为法兰连接。
13供方负责为泵提供一个矩形的用于安装泵/电动机组件的公用底板,在拆泵时,泵腔内的水会通过该底座流到现场铺设的排水管中,不会对周围环境及设备造成污染。
14、泵的设计应考虑到检修的方便性。泵体和马达上应设有起吊耳以利于检修。
15、供方提供的同型号的泵采用相同的壳体,相同直径的叶轮,其余的零部件,包括备用零件与备用组件完全可以互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