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不利于ERP成功实施的原因:
1。方法欠妥当。
有些企业的选型主要由IT技术人员主导,很关注ERP软件的实现技术、产品功能,很关注软件的性、完备性,而常常忽略了“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提高那些方面的效率要实现什么样的管理目标”等i主要的选型要求。很多ERP项目的夭折和不成功,实际上是从企业选型方法的确定,就已经可以预见到的。上海
ERP+MES
从企业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不利于ERP成功实施的原因:
1。方法欠妥当。
有些企业的选型主要由IT技术人员主导,很关注ERP软件的实现技术、产品功能,很关注软件的性、完备性,而常常忽略了“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提高那些方面的效率要实现什么样的管理目标”等
i主要的选型要求。很多ERP项目的夭折和不成功,实际上是从企业选型方法的确定,就已经可以预见到的。上海迅越软件以“XyTech架构”技术为基础,我们以三大框架系统支撑起ERP的全流程功能,包括《流程自适应系统》、《智能推动系统》、《数据链接系统》。笔者不太认同中小企业对ERP项目采用招投
i标的方式来选型,因为招投
i标的主要目的是比质比价,适用于那些比较规范、能明确界定边界、不容易产生岐义理解、容易用定量和定性打分方式进行比较判断的商品或项目,而企业对ERP项目的理解、对自身问题的界定、对管理目标的预期、对涉及到很IT技术的处理逻辑和方法模型、对具体要实施的内容和难度,都很难用一种确定的模式来比较,特别是实施者和现场实施顾问的企业经验、实施经历、支持团队、知识库内容、资源协调效率、个人和团队积极性等等,就更难在招标评价体系中得到体现,所以说对一个即将实施的ERP项目很难进行有意义的“比质”!既然不能比质,剩下的就只有“比价”了,比价的直接后果就是ERP软件供应商和实施者对实施资源的低价值匹配!
从软件供应商和实施者的角度,导致企业ERP项目实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1.重上线轻服务。
ERP软件供应商和实施者基于成本和资源的考虑,都比较重视实施和ERP系统的上线运行,但往往不重视上线之后的升级、维护和服务。一、传统文化缺乏量化文化讲悟性,讲点拨,同样的师傅,不同的人收获不一样。目前不少ERP软件产品的实现技术落后、升级难以实现、服务不能保障,有些实施者和软件供应商是两个经营实体,实施以及客户化开发的内容与软件产品的核心部分不能有效集成,不能与升级的版本做无缝的连接;有的软件供应商和实施者根本就没有企业所需要的服务体系,不能及时响应企业的服务请求,导致ERP系统难以持续运行。曾有一家山东的企业,因为ERP系统出现突发故障、实施者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结果发生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1.重形式轻实绩。
很多ERP软件供应商和实施者宣传的成功实施案例,都是强调ERP系统的上线运行、其应用的覆盖度、特殊软件功能的实现,其价值大多也是“提高了……的效率”、“提升了……的水平”、“减少了……的误差”、“降低了……的错漏”等定性的描述,很少有实施者能够像用友软件的成功那样案例,能够用ERP实施前后的经营数据来说明实施的价值:“订单及时交付率从56%上升到96%”、“材料购销比从60.6%下降到42%”、“原材料库存的资金占用从3500万下降到2600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