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广东幸福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接纳坏脾气,但要做约束
卢梭曾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么?
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我们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无条件接纳孩子的行为,放任孩子的“撒泼”举动。 在一档育儿节目里,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案例。 3岁的儿子脾气很大,看好的零食妈妈不给买,他就上手打妈妈。
然后把
不听话的孩子教育问题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广东幸福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接纳坏脾气,但要做约束
卢梭曾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么?
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我们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无条件接纳孩子的行为,放任孩子的“撒泼”举动。 在一档育儿节目里,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案例。 3岁的儿子脾气很大,看好的零食妈妈不给买,他就上手打妈妈。
然后把零食摔在地上,自己坐在地上哭闹打滚。 妈妈故意走得远远的,不停对孩子喊:快起来,妈妈走了! 可是孩子还在地上哭闹打滚,喊到终声嘶力竭。
妈妈实在于心不忍,跑回去给孩子买了零食。
走到家门口要上楼时,孩子不肯上楼,又哭闹了起来。 妈妈还是老样子,自己上了楼,对孩子喊:快点上楼来!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孩子用头不停地、使劲地撞楼梯栏杆,直到妈妈终妥协,走了下来。 从始至终,妈妈的战略都是“恶狠狠地走掉,远远地观望”,然后又心疼地妥协。 既没有对孩子的情绪进行疏导,也没有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约束。 孩子自然会认为这样表达情绪、宣泄情绪是对的,未来还会用这种方式要挟父母。陶行知先生如此评价:“这本书出来以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受些烦恼了。 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需要陪在孩子身边,认同和接纳他的情绪,帮助他回复平静。
但是我们必须要让孩子明白:我理解你此刻的感受,可是,你打人、摔东西都是不对的。 无论孩子如何哭闹,父母都要坚持原则,态度坚定,情绪平和。 无条件的接纳你的感受,有规则的接受你的行为。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合理地发泄和表达情绪,成长成为懂道理、有教养的人。 闾丘露薇曾说:无条件的爱和坚持原则,其实并不矛盾,也必须同时存在。孩子看事情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因此需要一种练习,就是猜猜对方怎么想。 抱抱那个乱发脾气的小孩,理解他的情绪,用爱呵护他的成长,用原则保护他扬帆远航。 无论何时,都请始终相信:那个乱发脾气的小孩,依然值得你去爱。
现在就行动,要不然好状态永远不在
你是不是曾经遇到过这样的状况?
“我现在状态不好,一会儿再学。”
“我现在的心情不适合学数学,歇一会儿再说。”
但其实,你的“好状态”永远不会来,就算来了,也不会持续很久。
实际上,你在等待合适时间的时候,就是想暂时逃离你当下做的事情。说白了,你就是在——拖延。
所以,你要学会逼自己学习。很多时候,当你想要逼自己学习时,却常常更加想要玩手机。这个时候,你要“以退为进”:
比如,你的数学很差,就一定要以基础题为主,不要强迫自己去做过难的题。
如果错题太多让你失去了信心,那就可以每天只改或者只做很少的题。
如果就很大强度,就会对数学产生很大的反感,反而更不利于学习。
就算你不能完成今天的目标也没有关系,做了一点,总比一点不做要强。今天完成10%,明天完成20%,把学习当作闯关,你就会发现:越来越好坚持,甚至会不习惯没有学习的日子。
家庭教育方式
好父母+好家教=好孩子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1、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了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2、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孩子多是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障碍者。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3、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关于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们共同适应。面对应试教育的现实,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
4、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的父母的良好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守了这样三个步骤。
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第二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