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一词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著0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月饼的选购
在选择中秋月饼的时候,望、闻是必不要少的,
月饼礼盒订做
月饼一词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著0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月饼的选购
在选择中秋月饼的时候,望、闻是必不要少的,的月饼,形态应是表面和侧面圆边略微外凸,纹印清晰,无漏馅现象。从颜色上看,好的月饼表面呈有光泽的金黄色,侧面部分饼皮呈乳黄色,饼皮表面没有气泡,底部周围没有焦圈。
手感上,好的月饼应该是松软适度。市场上有些月饼硬得像饼干,有的色泽黯淡,吃口毫无该品种特有的香味,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这是由于工艺配方及原料合成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听'则需要多参考身边同事与朋友的意见,'诊'则要看多留意媒体对你所选择的月饼的评价与正面曝光度如何,相当于一个监管的角色。
吃月饼有什么讲究
宜早不宜晚。吃月饼尽量是在早上或中午,晚上应少吃或不吃,特别是老年人更应如此。
先咸后甜。月饼一般有咸甜两种,如咸、甜月饼同餐,应先吃咸的,后吃甜的,这样才能把两种月饼的味道品尝出来。如果备有甜、咸、鲜三种月饼,应先吃鲜味,后吃咸味和甜味。如果备有甜、咸、鲜、辣四种月饼,应先吃鲜味,后吃咸味,再吃甜味,后吃辣味。
边吃月饼边饮茶。边吃月饼边饮茶,一则可以止渴、解滑腻、助消化;二则可爽口增味,助兴添趣。喜欢饮酒的人,吃月饼时可以酒代茶,兴趣更浓。
要细嚼慢咽。吃月饼时,可将月饼切成若干小块,使饼馅分布均匀,然后细嚼慢咽,这样才能品出月饼的美味,同时也有助于消化。
唐宋时期月饼的发展变化:
月饼据说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之时,在宫庭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初次提到“月饼”之名称。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