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工艺流程
(1)铸造:铸造保证材质均匀,无气孔、砂眼,然后进行退火处理。
(2)车床粗车毛坯,内径留2~3mm 余量,外径较图纸尺寸小6~7mm。
(3)堆焊:对行车轮预行预热,温度200 度,保温1~2 小时后出炉焊接,使用LG834 焊丝+HJ260D 焊剂+SJ102 焊剂进行堆焊车轮踏面、轮肩,保证焊层无裂纹、夹渣等缺陷。
(4)堆焊完后
非标行车轮生产厂家
加工工艺流程
(1)铸造:铸造保证材质均匀,无气孔、砂眼,然后进行退火处理。
(2)车床粗车毛坯,内径留2~3mm 余量,外径较图纸尺寸小6~7mm。
(3)堆焊:对行车轮预行预热,温度200 度,保温1~2 小时后出炉焊接,使用LG834 焊丝+HJ260D 焊剂+SJ102 焊剂进行堆焊车轮踏面、轮肩,保证焊层无裂纹、夹渣等缺陷。
(4)堆焊完后进行退火处理,加热温度850~860 度,保温时间5 小时,然后随炉冷却,当车轮温度300 度时可出炉空冷。(5)精车内、外径尺寸达图
(1)粗车直径留2mm 余量待热处理后精车成。
(2)热处理:调质(淬火+回火)装炉方法:垂直悬挂入炉淬火:加热温度820---850 度,保温0.5---1 小时出炉,入水后,工件宜动不宜静,应按照工件的几何形状,作规则运动。当水中的工件温度至300 度左右时,即可出水空冷(如能油冷更好)。对于起重配件的钢丝绳,我们要定期的检查与维护,避免其在运行中发生断裂的事故,损失是很严重的。回火:钢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加热温度通常为560~600℃,保温1-2 小时,然后出炉空冷。
起重机行车轮是用来支撑起重机与载荷,并在轨道上使门式起重机来回运行的装置。轨道足遭受门式起重机车轮的轮压,并疏导起重机行车轮运转。起重机常用的轨道有四种,即起重机专一使用钢轨、铁路钢轨、方钢轨道与T字钢轨道。
起重机行车轮按踏面内容可分为圆柱形、圆锥形和圆锥鼓形三种。
圆柱形行车轮多用于从动轮,也可用于驱动轮。圆锥形行车轮用作起重机大车驱动轮。车轮的大小
主要根据轮压大小来确定,轮压增加直径变大,但若过大,则设备费用增大,同时车轮转速变低使传动机构复杂。
圆锥形圆锥鼓形行车轮踏面内容常锥度为1:10,安装时将车轮直径大的一端安装在跨度内侧正锥法安设,使得运转坚忍,主动走直效果好。
圆锥鼓形行车轮踏面为圆弧形,主要用于电动葫芦悬挂小车和圆形轨道起重机,用以撤销附加阻力和磨损。行车轮的报废前提轮缘及轮辐等处出现裂纹。
起重机行车轮按轮缘形式可分为双轮缘车轮、单轮缘车轮和无轮缘车轮三种。轮缘的作用是导向和防御车体脱轨。
起重机行车轮啃轨造成的严重后果
(1)啃轨对基础、房梁、桥架的影响。起重机的运行啃轨,必然产生水平侧向力。这种侧向力将导致轨道横向位移,引起设备振动,致使固定轨道的螺栓松动,另外,还会引起整台行车的振动,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房梁、桥架结构的稳固。
(2)啃轨对生产、人身、设备造成的威胁。严重的啃轨会使起重机轨道严重磨损,导致行车运行时和车轮接触不好而不能使用,直至更换,造成人力、物资的浪费,同时也给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起重机行车轮是起重机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起重机行车轮进行运动时,由于行车轮的运动使得行车轮和轨道的接触状况产生变化,产生非线性的响应,所以行车轮的应力分析是属于典型的弹性接触问题。
(3)啃轨对电气设备系统的影响。在运行中啃轨会产生相当的阻力,从而增加了电力系统的负荷,由于运行中电流的增大而造成电气元件和电动机功率的耗损。特别是大车运行开车时,由于啃轨增大了运行阻力,使电机在运行中超负荷运转,很容易造成电机过载烧毁。同时由于运行阻力大,也容易使传动系统部件如轴等扭坏,我厂起重机在啃轨现象消除前,也经常出现此故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