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生产中应用肿腿蜂开展过防治的害虫有:青杨天牛、松褐天牛、双条杉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光肩星天牛、栗山天牛、云斑天牛、星天牛等。对小型天牛效果好,对大型天牛效果防治如掌握适当的放蜂期和放蜂量,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管氏肿腿蜂寄生的害虫种类很多,初步统计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3目22科50余种昆虫,其中天牛类寄主占20余种。主要害虫有:粗鞘双
天敌花绒寄甲批发
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生产中应用肿腿蜂开展过防治的害虫有:青杨天牛、松褐天牛、双条杉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光肩星天牛、栗山天牛、云斑天牛、星天牛等。对小型天牛效果好,对大型天牛效果防治如掌握适当的放蜂期和放蜂量,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管氏肿腿蜂寄生的害虫种类很多,初步统计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3目22科50余种昆虫,其中天牛类寄主占20余种。主要害虫有: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松褐天牛、青杨天牛、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光肩星天牛A.glabripennis (Motsch)、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 Faldermann、咖啡虎天牛Xylotrechus grayii White、锯花天牛Apatophysis sinica (Semenor Tian Shan skii)、菊天牛Phytoecia rufiventris Gautier、玫瑰多带天牛Polyzonusf asciatus (Fabr)、梨眼天牛Bacchisa fortunei Thomson、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等。此外,瓢虫常作为其他生命科学如进化生物学、种群生态学、遗传学、细胞学、生物地理学及物种问题等的实验材料。
分类
昆虫纲的寄生性种类约占总种数的2.4%,捕食性种类占28%。据调查,捕食性的昆虫,蜻蜓目11科71种,螳螂目2科9种,半翅目11科40种,鞘翅目8科75种,广翅目1科2种,脉翅目4科14种,长翅目1科1种,双翅目2科15种,膜翅目11科40余种。这些昆虫的栖息习性多样,捕食对象繁杂,捕食能力强弱各异。在23℃至29℃范围内是丽蚜小蜂适产卵温度,单雌产卵可达100粒以上。

瓢虫
瓢虫科之一种。 又名“七星瓢”、“七星花鸡”。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概体圆卵形,七星瓢虫背弓似半球。体长5—7毫米,宽4—5.6毫米。触角节状,短,褐色;头、口器、复眼、前胸、小盾片及腹面、六足皆为黑色。鞘翅红色或橙黄色,具7个不规则黑色圆斑,其中一个黑斑由两鞘翅中间接拼而成。年生4—5代。多见于田野、树林、果园,嗜食小型昆虫。性颇机灵,常跌落匿踪或擦飞而去。在生长季节,多数瓢虫的卵历期为2~4天,幼虫9~15天,蛹4~8天,从卵到成虫出现需16~25天。体色美丽,玲珑娇小。饲用透明虫盒或生境箱,亦可作瓢虫牌点及标本赏玩。同科尚有二十八星瓢虫、龟纹瓢虫及瓜茄瓢虫等,皆可饲以玩赏。
(1)释放成虫。成虫的释放一般应选在傍七星瓢虫晚进行,利用当时气温较低,光线较暗的条件,释放出去的成虫不易迁飞。在成虫释放前应对其进行24-48h的饥饿处理或冷水浸渍处理,降低其迁飞能力,提高捕食率。释放成虫2天内,不宜、中耕等,以防迁飞。释放成虫后及时进行田间调查,以瓢蚜比为1:200时为宜,高于200倍时,则应补放一定数量成虫,降低瓢蚜比,以保证防效。释放成虫的数量,一般是每667平方米放200-250头。靠近村屯的大田,七星瓢虫释放后,易受麻雀、小鸡等捕食,可适当增加释放虫量。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可通过采点调查,计算出当时温室、大棚内的蚜虫总量,按1头瓢虫控制200头蚜虫释放成虫。(2)释放蛹。一般在蚜虫高峰期前3-5天释放。将七星瓢虫化蛹的纸筒或刨花挂在田间植物中、上部位,10天内不宜耕作活动,以保证若虫生长和捕食,提效。(3)释放幼虫。在气温高的条件下,例如气温在20-27℃,夜间大于10℃时,释放幼虫效果也好。方法是将带有幼虫的纸筒或刨花,采点悬挂在植株中、上部即可。可在田间适量喷洒1%-5%蔗糖水,或将蘸有蔗糖水的棉球,同幼虫一起放于田间,供给营养,提高成活和捕食力。夏天,随着气温升高和食物增多,七星瓢虫大量繁殖,凡是有蚜虫和蚧虫寄生的植物,如棉花、柳树、槐树、榆树、豆类等植株上,都能找到七星瓢虫,有时甚至出现大批七星瓢虫聚集的景象。(4)释放卵。在环境比较稳定的田块或保护地,气温又较高,不20℃条件下,可以释放卵。释放时将卵块用温开水浸渍,使卵散于水中,然后补充适量不20℃的温水,再用喷壶或摘下喷头的喷雾器,将卵液喷到植株中、上部叶片上。喷洒卵液后10天内不宜垄间进行农事活动,以保证卵孵出幼虫,并提高成活率。释放的瓢蚜比应适当降低,一般为1:10-20为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