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联剂应用于玻璃表面在实验中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ES)及环氧丙氧基丙基1氧基硅烷(GPMS)作为偶联剂,通过混合于胶粘剂中或用偶联剂溶液浸涂应用于玻璃表面。氯硅烷的气味特别难闻,即便是在非常低的浓度下,这种气味也是预警的信号。玻璃试样用蒸馏水清洗后于50℃,1h烘干,然后以不同浓度的偶联剂溶液浸30min,偶联剂质量分数为0.1%~5%。然后于120℃烘干
硅烷偶联剂生产厂家
偶联剂应用于玻璃表面在实验中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ES)及环氧丙氧基丙基1氧基硅烷(GPMS)作为偶联剂,通过混合于胶粘剂中或用偶联剂溶液浸涂应用于玻璃表面。氯硅烷的气味特别难闻,即便是在非常低的浓度下,这种气味也是预警的信号。玻璃试样用蒸馏水清洗后于50℃,1h烘干,然后以不同浓度的偶联剂溶液浸30min,偶联剂质量分数为0.1%~5%。然后于120℃烘干1h。与浸涂法相比较,将偶联剂直接混合于胶粘剂中,质量分数为0.1%~5%。浮法玻璃以锡面对锡面粘接,玻璃试样的锡浴面与空气面在紫外光下可区别开。胶接面积为20mm×5mm,胶层厚度为0.2mm。固化条件为室温24h→120℃,1h。所有粘接试件在含0.1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蒸馏水中于40℃下浸泡28d。经浸泡的试件在通用试验机上测定压剪强度,压头速率5mm·min-1。

硅烷偶联剂用法简要说明
硅烷偶联剂用法简要说明
1.1 不饱和聚酯
在聚酯层压板中的玻璃纤维上用多种不饱和硅烷偶联剂进行了对比,基中有不少是很有效的偶联剂,其中性能优越和详作较多的见表 2 所示。5~1%浓度的稀溶液,使用时只需在清洁的被粘表面涂上薄薄的一层,干燥后即可上胶。对于大多数通用聚酯来说,常选用含甲1基酸酯的硅烷偶联剂(如 6030)。在典型的含填料聚酯浇铸件中,采用各种填料和甲1基酸酰氧基官能团硅烷可使其性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进。

1.2 环氧树脂
许多硅烷对环氧树脂都相当有效,但可订出一些通则为某特定体系选择适宜的硅烷。偶联剂的应用范围:建材防水:使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憎水剂在混凝土防护中有以下作用:1、有效减少氯离子通过混凝土毛细孔的渗透,防止内部钢筋腐蚀。偶联剂的反应性至少与环氧树脂所用的特定固化体系的反应性相当。对于含缩水甘油官能团的环氧树脂来说,显然是选用缩水甘油氧丙基硅烷(如:6040)为宜,对于脂肪族环氧化合物或用酸酐固化的环氧树脂,建议用脂肪族硅烷。
在实际应用中,硅烷偶联剂的应用机理并非总是很清楚,但可结合经验来选择,如何用伯胺基团的硅烷(如 6011)可使室温固化的环氧树脂获得z佳性能,但不可用于酸酐固化的环氧树脂获得z佳性能;含氯丙基官能团的硅烷对高温固化的环氧树脂是一种很可靠的偶联剂;含甲1基酸酯的硅烷(如 6030)是双胺固化的环氧树脂的有效偶联剂。活化填充剂加入有机树脂共混,其相溶性和分散性大幅度提高,从微观讲,两者相互紧密亲合,实现了产成品。

1.3 酚醛树脂
硅烷偶联剂可用来改善几乎所有的含有酚醛树脂的复合材料。69mN/m,提高了铝1粉颗粒之间以及铝膜与硅片之间的黏附作用,从而减少划痕和灰化,进而可使铝电极的接触电阻由0。氨基硅烷可与酚醛树脂粘结料一起用于玻璃纤维绝缘材料;与间苯二酚—甲醛—胶乳浸渍液中间苯二酚—甲醛树脂或酚醛树脂一起用于玻璃纤维轮胎帘线上,与呋1喃树脂与酚醛树脂一起用作金属铸造用砂芯的粘结料;氨基硅烷
与酚醛树脂并用,可用于油井中砂层的固定,其中 6011、6020 效果理想。
1.4 其它热固性树脂
6300、6030 可作为以邻苯二甲酸二烯丙脂、酸类单体以及可交联的聚烯烃为基础的其它不饱和树脂的偶联剂。6040、6011、适合用作三聚Q酰胺树脂、呋1喃树脂及聚酰树脂的偶联剂。
硅徍偶联剂的贮存方式
硅徍偶联剂的贮存:
硅烷偶联剂应存放于密封、避光、通风、干燥的仓库中,保质期为一年,一年后经检验合格方可继续使用,另外需注意:
1.在储存硅烷偶联剂时,要格外注意,避免水或湿气与其接触发生变性发应。
2.一旦容器被打开,要尽快更换止动件,以防止水分的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