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泥鳅苗成活率
在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主要病害有赤皮病、曲骨病、水霉病、寄sheng虫病及气泡病等。现将5种泥鳅主要病害的防治分析如下:
一、赤皮病
赤皮病的症状是鱼体出血发炎,鳍片脱落。此病发生往往与鱼体受伤有关,如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jun侵入都会诱发此病。泥鳅养殖的中后期,往往是
泥鳅苗厂家
如何提高泥鳅苗成活率
在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主要病害有赤皮病、曲骨病、水霉病、寄sheng虫病及气泡病等。现将5种泥鳅主要病害的防治分析如下:
一、赤皮病
赤皮病的症状是鱼体出血发炎,鳍片脱落。此病发生往往与鱼体受伤有关,如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jun侵入都会诱发此病。泥鳅养殖的中后期,往往是在高温季节,随着投饵量的不断增多,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的不断进入使得池塘封闭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等有害藻类大量繁殖,在水体表面往往形成一层绿色的油膜,养殖户称之谓“老绿水”。①预防方法:在起捕、放养时动作要轻快,避免鱼体受伤,越冬之前,要使用xiu氯海因(0.3ppm)等消du剂对池水进行消毒,并加深池水,保证鱼体不被冻shang。来年开春后,尽早地开食,提高鱼体li。用时使用一次消du剂(二xiu海因或xiu氯海因等),杀灭水体中的有害病原菌,即可起到预防效果。疾病发生后要及时地采用杀chong剂与消du剂相结合的方法,对水体进行处理。②治liao方法:按1立方米水体溶解20克呋nan奈斯水溶液,浸洗病鳅15分钟~20分钟;也可用占全池鳅鱼体重0.04%的呋nan奈斯拌饵投喂,连喂3天,疗xiao比较显著。
水霉病是由水霉菌寄生引起的。常泥鳅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同一池塘应放养规格一致的同种鳅苗,并尽量争取一次放足,以免发生大鱼吃小鱼及出池规格不齐。水霉菌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病鳅有什么异样。一旦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侵入到泥鳅伤口,向内外生长,吸取养料,长出棉毛状菌丝,俗称“生毛”。 泥鳅得了水霉病患chu肌肉腐烂,病鳅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终。防治方法:发现此病,用2%~5%的食yan水浸洗病鳅5分钟~10分钟,也可用浓度为10毫克/升的溶液浸洗15分钟~30分钟。
泥鳅苗入池时要求池水温度不能运鱼水温3℃,如果水温相差过大,就应先逐渐调整温差,鳅苗适应后再入池。用塑料袋运输的鳅苗,在入池前应先将塑料袋开口缓慢放入预先安置好的水箱内,10分钟~20分钟后再将鳅苗连水一起缓慢倒入箱内,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鳅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有人称为“缓苗”。用绳子(hao是铁链,草绳、胶绳要加重体铁状如“沉(坠)子”物体)象上一方法在池中来回拖动,使水体成波浪状,水体被震动。如果开袋时发现鳅苗呈仰卧状态,这是二氧化碳现象,只要经过缓苗,放入清水一段时间即可恢复。如果将鳅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即使在放养时肉眼观察生活正常,下塘后也会发生,即运输后。因此塑料袋运输鱼苗,入池要特别细致操作,缓苗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稻田的选择
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强的田块做为养殖泥鳅的稻田。
(二)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1.加高加固田埂
为了保持水位,预防田埂渗漏。田埂高度以50~100cm,埂基的宽度以100~120cm,埂顶的宽度以40~60cm为宜。要夯实,防止大雨冲垮田埂。
2.设置防逃网
在田埂的基部,下挖20cm预埋防逃网,上部预埋在高出gao高水位线5cm处,网目的密度以鱼不能逃出为准。
3.挖鱼沟、鱼溜
挖鱼沟、鱼溜的作用主要是解决稻田施肥、施药及晒田与水产养殖所产生的矛盾,另一个作用是便于泥鳅回捕。
yu沟宽度一般50~60cm,深40~50cm。鱼溜就是鱼坑,在进排水口通往鱼沟的地方挖一个3~5平方米的小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