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隔音改造
通过对电梯设施采取有效的减振及隔声吸声措施把电梯设施运行所产生的噪声降低到允许范围的过程,电梯噪声主要表现为低中频振动,电梯噪声的传播方式是以低频振动型式为主,是通过固体传递的低频共振声能量。电梯低频噪音且有穿透力强、传播距离远、衰减缓慢等三大特性。常规加吸音棉隔音板只能降低以空气为传声媒质的空气动力噪声,对电梯低频振动噪音作用甚微。
空调机房降噪价格
电梯井道隔音改造
通过对电梯设施采取有效的减振及隔声吸声措施把电梯设施运行所产生的噪声降低到允许范围的过程,电梯噪声主要表现为低中频振动,电梯噪声的传播方式是以低频振动型式为主,是通过固体传递的低频共振声能量。电梯低频噪音且有穿透力强、传播距离远、衰减缓慢等三大特性。常规加吸音棉隔音板只能降低以空气为传声媒质的空气动力噪声,对电梯低频振动噪音作用甚微。
空调系统噪声来源
主要的噪声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制冷机组的噪声与振动、冷却特噪声与振动,此外还包括其辅助设备水泵、水处理等;
②、空气从送风口喷出形成空气流噪声;
③、空气在风管内流动摩擦振动产生的噪声;
④、冷冻水在冷冻水管内流动产生水流声及水管振动产生的噪声;
⑤、空调器及风机盘管等设备运转及设备振动产生的机械噪声;
⑥、外界其他噪声源与上述噪声源可能产生的共鸣声等等。
⑦、空调系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通风及空调系统。

电梯机房降噪措施
1.定制分体式电梯减振平台,切断振动声波垂直、水平方向传递途径。
2.电梯机房地面浮筑结构设计,地面隔振处理避免振动声波透过地面传递。
3.具体降噪方案需根绝现场基本状况确定,环境不同降噪措施各有侧重。
电梯机房降噪处理效果参考标准
1. 主观感受,受影响区域室内几乎听不见电梯噪音;
2. 客观数据,夜间测量声值达到环保1类区域夜间噪声排放标准35分贝。
机房噪音标准
根据噪声产生源通过隔振、吸声、消声及隔声等措施,使机组对环境噪声影响降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Ⅱ类标准以下。
1、机房噪音标准——隔振:
将振动源与环境通过隔振措施,使设备产生的激振力被减振装置所隔绝,使固体声得到有效抑制。
2、机房噪音标准——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