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蜂巢芯空腹蜂巢芯楼盖相比,井字蜂巢芯楼盖和密肋蜂巢芯楼盖不仅在施工工艺上存在肋梁侧模工作量大、施工工期长的缺点,而且其框架大梁高约1m,再加上消防喷淋管的设置等因素,其净高远不能满足建筑功能要求。若采用蜂巢芯空腹蜂巢芯楼盖,框架梁可采用宽扁梁形式,蜂巢芯楼盖空心率达到50%以上,蜂巢芯楼盖自重降低,可减少钢筋用量,增加室内有效净空,且在基础承受荷载大幅降低的情况下,
GRC薄壁方箱价格
与蜂巢芯空腹蜂巢芯楼盖相比,井字蜂巢芯楼盖和密肋蜂巢芯楼盖不仅在施工工艺上存在肋梁侧模工作量大、施工工期长的缺点,而且其框架大梁高约1m,再加上消防喷淋管的设置等因素,其净高远不能满足建筑功能要求。若采用蜂巢芯空腹蜂巢芯楼盖,框架梁可采用宽扁梁形式,蜂巢芯楼盖空心率达到50%以上,蜂巢芯楼盖自重降低,可减少钢筋用量,增加室内有效净空,且在基础承受荷载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基础造价也相应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车库为室外工程,蜂巢芯空腹蜂巢芯楼盖中芯盒的双层效应在隔声隔热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优势。薄璧方箱包括薄璧方箱、薄璧方箱顶部和底部钢筋砼、薄璧方箱之间的钢筋砼肋、现浇钢筋砼框架暗梁或明梁,彼此构成薄璧方箱空心楼盖的正交双向受力结构,各部分形成现浇结构,从而提高了楼盖的整体性能。因此,本工程地下室顶板采用蜂巢芯空腹蜂巢芯楼盖结构方案。
预制BDF薄壁管的螺旋角对碰撞吸能性能的影响:
预制BDF薄壁管的螺旋角对碰撞吸能性能的影响通过预制BDF薄壁管管研究螺旋角对碰撞吸能性能的影响,分别取螺旋角为00,22.50,45。进行碰撞吸能分析。不同螺旋角的预制BDF薄壁管吸收的能量随时间的变化。三种螺旋角所对应的吸收能量曲线儿乎完全重合,山此可知预制BDF薄壁管的螺旋角对吸能效果影响。总之,蜂巢芯楼盖可以应用于大空间的建筑,这样的体系可以使得建筑物具有大开间,隔音、隔热效果好,大量节约成本的特点。螺距是影响BDF薄壁管吸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吸能随螺距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螺距为0.17m时吸能达到蕞大值;半圆形螺旋槽直径大于5mm时会出现吸能效果锐减的情况,无法提升吸能效果。预制BDF薄壁管的半圆形螺旋槽直径对碰撞吸能性能的影响图7为吸能随半圆形螺旋槽直径的变化曲线图,冲图7BDF薄壁管的吸能随半圆形螺旋槽直径的变化山图7可以看出,半圆形螺旋槽直径为2-5mm时吸能儿乎保持不变,但在5一6mm时吸能发生急剧下降,对吸能效果影响极大,不利于BDF薄壁管吸能效果的提升。
为使同一排BDF薄壁管顺直,要拉通线调整,两排管的间距通过定位卡控制。定位卡必须与BDF薄壁管垂直布设,每根管一般要有2根定位卡固定。长度小于500 mm的管可只用1根定位卡固定。在一块板的排BDF薄壁管拉通线初步校正顺直后,安放本块板上的全部定位卡,尔后再拉通线对排管校正顺直,然后在BDF薄壁管两侧用8号铁丝固定2点,固定排的定位卡。依次调整其他各排BDF薄壁管和固定定位卡。铁丝固定间距为1200 mm。薄壁方箱空心楼盖的框架梁可以是明梁,也可以采用等同板厚的暗扁梁。定位卡的固定方法是,用直径6mm钻头在竹胶板上钻孔,然后用8号铁丝将定位卡拉接在模板下的钢管支撑上。铁丝一定要拉直拉紧,以便有效抵抗上浮力,避免产生向上位移。拉接铁丝严禁拉接在竹胶板下的木龙骨上,否则会将整个楼板底模拉起,起不到固定BDF薄壁管的作用。定位卡仅控制BDF薄壁管上表而BDF薄壁管。

蜂巢芯楼盖施工的工艺流程
图纸设计、按技术要求需要向厂家订货、在地而或已完成的楼盖上进行测量放样、脚手架及底模龙骨安装、模板上放出宽扁梁、密肋梁、柱帽、蜂巢芯构件的位置、绑扎宽扁梁钢筋、按放样线位置安装蜂巢芯构件斗绑扎密肋梁、柱帽的钢筋斗安装水电穿梁套管及预留洞口(电路管道明装在楼板下部)斗更换破损严重的蜂巢芯构件斗绑扎楼而钢筋、清除杂物、浇筑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并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模。建筑方案方面现浇砼空心楼盖及预应力空心楼盖通过在板内埋放芯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