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齿条在搬运过程中摔断,齿条材料为60钢,其热处理状态为正火后低温回火。对断裂齿条断口进行微观观察和能谱分析,对比分析齿条金相组织,并对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查找其断裂失效的原因。
由于铁素体的硬度、强度均较低,这种组织属不良组织缺陷。就更换不同的感应器,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形状复杂的工件表面受热均匀。网状铁素体的存在会显著弱化晶界强度。从热
齿条销售
升降机齿条在搬运过程中摔断,齿条材料为60钢,其热处理状态为正火后低温回火。对断裂齿条断口进行微观观察和能谱分析,对比分析齿条金相组织,并对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查找其断裂失效的原因。
由于铁素体的硬度、强度均较低,这种组织属不良组织缺陷。就更换不同的感应器,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形状复杂的工件表面受热均匀。网状铁素体的存在会显著弱化晶界强度。从热处理工艺角度看,形成网状铁素体的主要原因是齿条加热和冷却方式不当,正火加热温度过高,出现了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后序冷却过程中又采用了较快的冷却方式,从而导致先共析铁素体沿奥氏体晶界呈网状析出。
为了提高动力传动齿轮的使用寿命并减小其尺寸,除从材料,热处理及结构等方面改进外,圆弧齿形的齿轮获得了发展。1907年,英国人Frank Humphris较早发表了圆弧齿形。齿条的作用不容小觑,车床齿条位于溜板箱传动机构中,装载溜板箱体下的燕尾型导轨下,是将大滑板带动齿轮转动与齿轮吻合带来溜板箱的直线运动,车削工件转动大滑板,齿条通过与齿轮吻合带动溜板箱和刀架运动。1926年,瑞土人Eruest Wildhaber取得法面圆弧齿形斜齿轮的专利权。1955年,苏联的M.L.Novikov完成了圆弧齿形齿轮的实用研究并获得列宁。1970年,英国Rolh—Royce公司工程师R.M.Studer取得了双圆弧齿轮的美国专利。这种齿轮现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生产中发挥了显著效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