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端坐式为例:
1.预备。自然端坐,全身放松(头、颈、肩、肘、腕、腰、胯、膝、踝,依次放松),舌抵上颚,面带笑容,双目微闭,心诚貌恭。
2.自然调息。自然调息三至五分钟,把呼吸自然调整的深、长、细、匀。通过调息慢慢进入一种松静的、心平气和的气功状态。
3.进入气功状态后,意想全身的穴窍打开,如百会穴、天目穴、劳宫穴、命门穴等,全身所有的穴窍全部打开,毛孔打开和大宇宙接通,意想
辟谷功培训班
取端坐式为例:
1.预备。自然端坐,全身放松(头、颈、肩、肘、腕、腰、胯、膝、踝,依次放松),舌抵上颚,面带笑容,双目微闭,心诚貌恭。
2.自然调息。自然调息三至五分钟,把呼吸自然调整的深、长、细、匀。通过调息慢慢进入一种松静的、心平气和的气功状态。
3.进入气功状态后,意想全身的穴窍打开,如百会穴、天目穴、劳宫穴、命门穴等,全身所有的穴窍全部打开,毛孔打开和大宇宙接通,意想自己进入一种我在宇宙之中,宇宙在我之中,我与宇宙混为一体的状态。
4.进入上述状态后,鼻吸鼻呼,鼻孔吸气时带动全身穴窍毛孔,把大宇宙的高能量物质采入自己体内,存入下丹田。这是采灵法开始阶段的采气方法,用鼻孔吸气带动穴窍毛孔采气的方法。
5.随着穴窍的进一步通畅和入静程度的加深,在鼻孔吸气带动穴窍毛孔采气的过程中,如果你采着采着渐渐地把鼻孔吸气或穴窍毛孔采气忘掉了或什么都不愿想了,这时就什么也不要想了,保持在与大宇宙混为一体的状态下练功,这既是后的采灵方法,也是一种很的静功。

练采灵法时间长短,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可长、可短,想收功时首先想想下丹田,暗示自己我要收功了,然后把放出大宇宙的意念收回来,缩成一个大球,球体缩小,缩小再缩小,渐渐缩入自己的体内来,再缩小再缩小,后缩入下丹田,收紧稳固。之后双手相叠,男左手在里,女右手在里,轻轻地按在肚脐上,先顺时针由小到大转九周,再逆时针由大到小转九周,然后两手轻轻地按在肚脐上,稍停片刻,搓手、浴面、梳头、沿耳后擦腮,胸前合十,内视下丹田,再把眼慢慢睁开,收功完毕,将手放下。

何为辟谷?
古代流传下来的以求、智慧开发的特殊养生术;太乙者,圆满混元也,是谓先天之未分阴阳状态,既是将后天状态转化到先天状态,在先天状态中,以道家特殊的服气、咽津、食饵、导引、静坐等手段来吸收宇宙精气(即中医所说的“气”),使人体内真气流畅、生化有源,将自身过多的阴性垃圾物质燃烧来提供人体能量,再以先天之气滋养神明,达到“气满不思食”的境地后,从而减少饥饿感和食欲,7天以上自然限制饮食,其特征是:不饥不食、精力不衰、动作步履一如常人,或尤胜之。
辟谷有别于现代人常常提及的节食、限食、断食、禁食等概念,后者往往带有强迫执行的意味。而辟谷乃是一种精气神提升后的一种状态,是人体隐藏功能的一种开发、是对生命科学中未知领域的探索。
在辟谷开始的时候,我们会用特殊的方法打开隐藏在身体的能量进入渠道,同时通过封闭的办法把胃酸分泌整个的停滞下来。这样在辟谷期间,能量就可以从另一个打开的渠道直接输入进去。我们人辟谷的全称叫“服气辟谷”,与断食概念截然不同。
何为辟谷
辟谷并不是现在有人宣传的那样不进食,之前有很多培训班宣传的都是10天,20天甚至一个月不进食。事实证明,他们都是在弄虚作假。
辟谷一词源于道家,但是“不吃五谷”并不是道家之法,“服气辟谷”才是真正的之术。
辟谷应当是“服气辟谷”的简称,是明确表示具有“服气”的意义。“服气”当属于气功里的锻炼方式,通过调整人体气息的方式来吸收外界清气来达到补充人体“元气”的目的。中医有句话“气满则不思食”。
辟谷的真正含义应该是限食疗法与气功疗法的复合疗法,而不是单纯的断食疗法。两者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在某一段时间达成真正的“辟谷”。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