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气体灭火技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得到了普遍应用和迅速发展。它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房、通讯机房、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重点文化物品保护单位及工厂的控制室、变配电室、飞机座舱与货舱、飞机发动机短舱、船舶的轮机舱与货舱以及电厂等重要保护场所。我国的消防主要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67-95-97)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87-97)、《高层民
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我国的气体灭火技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得到了普遍应用和迅速发展。它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房、通讯机房、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重点文化物品保护单位及工厂的控制室、变配电室、飞机座舱与货舱、飞机发动机短舱、船舶的轮机舱与货舱以及电厂等重要保护场所。我国的消防主要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67-95-97)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87-9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97)及《建筑灭火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97)等四项国级规范在保护大气臭氧层和人类生态环境专题上的1997年同时局部修订条文,二氧化碳逐步替代与淘汰哈龙。
国内外气体灭火系统发展现状:一次大战前,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国外已开始应用。它是开发应用尤其早的气体灭火系统,随着应用的需要和二化碳灭火系统技术的成熟性,使其受到各国的重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标准化组织等都相继制定了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标准或规范。我国从50年代始,应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并于1993年颁布了《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使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有了依据。该规范仅适用于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燃烧物五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至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线管,防止手被冻致伤。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