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户,你真的准备好放苗了吗水产养殖户,你真的准备好放苗了吗?
大家都知道放苗前我们要做哪些工作,在这里我归纳为两个步骤。一是清塘,清除池塘内部对养殖动物不利的因素。二是水质处理,让养殖动物下塘后有舒适的生存环境。接下来我就对如何处理放苗前水质说说自己的看法。
养殖朋友都知道一句话“养虾先养水”。但整个养殖过程中哪个阶段的水尤为重要呢?大家可能会说哪个阶段都重
桃树种植
水产养殖户,你真的准备好放苗了吗
水产养殖户,你真的准备好放苗了吗?
大家都知道放苗前我们要做哪些工作,在这里我归纳为两个步骤。一是清塘,清除池塘内部对养殖动物不利的因素。二是水质处理,让养殖动物下塘后有舒适的生存环境。接下来我就对如何处理放苗前水质说说自己的看法。
养殖朋友都知道一句话“养虾先养水”。但整个养殖过程中哪个阶段的水尤为重要呢?大家可能会说哪个阶段都重要。是的!哪个阶段都很重要!但我今天要说的放苗前水质处理是为重要的。为什么说它是为重要的呢?
开始进水时必须用80-120目的筛网过滤,防止杂鱼杂虾及其卵进入池塘大量繁殖。对后期管理及饵料浪费带来不必要麻烦。但筛网也不能过密,过密会导致网口堵塞进水困难。
根据池塘条件和放养密度来决定次进水量。我以广西合浦党江西场池塘条件为例,这边池塘条件有限,水位在1米左右,建议次进水在50-60公分为宜。以后每周加水不超过20公分。这样操作有利于水体藻类繁殖和低应激有助于虾苗的脱壳促进其生长。但这个时候一定要保障池塘的微量元素充足为虾苗成长保驾护航。我们一般会用,促长硬壳宝(3亩水体/包)干撒+活力宝(3亩水体/包)泼水,隔3-5天一次为宜。
阶段进水完成后要对水体进行消毒。这一步所有养殖户都知道。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超高的氯制剂消毒会对水体造成第二次伤害,大家习惯性用漂甚至强氯精消毒。剂量很难掌控,用少了达不到消毒效果,用多了会有余氯。余氯和水中有机质反应会产生“致癌,致突变,致畸形”的有害有毒物质,影响虾苗的正常发育,保障不了成活率。所以建议用比较温和也能达到同样消毒效果的碘制剂进行消毒。方案是:特碘(5亩水体/瓶)+硫醚(3亩水体/瓶)一起外泼。

水产养殖管理工作——放苗保苗
水产养殖管理工作——放苗保苗
随着疫情的逐渐解除、气温的慢慢回升,很多水产养殖区都开始了早造虾的放苗工作。然而,每年放苗的时候总会上演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老套桥段。就拿今年市场来说,不管是东海岛还是坡头,都有很多放苗没几天就排塘的情况。为什么同样一批苗放下去有的塘成活率要比别人高一些?为什么同样的工作都在做后的结果却不一样?水产放苗前后的管理工作,您真的做好了吗?
进入正题之前,有个问题在此提出来跟大家做个探讨。那就是关于肥水放苗的问题。清水放苗还是肥水放苗,一直是个没有定论的话题。水产养殖历经三十年的发展,这个问题始终不曾统一。虽然论题的结果无法统一,但是出发点却是相同的。不论是主张清水放苗的还是肥水放苗的,后都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前期的养殖成功。为了提高虾苗下塘后的成活率,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着。
追本溯源,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前期放苗虾苗的成活率。只有找准源头,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

水产养殖管理工作——放苗保苗
随着疫情的逐渐解除、气温的慢慢回升,很多水产养殖区都开始了早造虾的放苗工作。然而,每年放苗的时候总会上演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老套桥段。就拿今年市场来说,不管是东海岛还是坡头,都有很多放苗没几天就排塘的情况。为什么同样一批苗放下去有的塘成活率要比别人高一些?为什么同样的工作都在做后的结果却不一样?水产放苗前后的管理工作,您真的做好了吗?
排除虾苗的质量问题,适口的饵料和稳定的环境因子是保障虾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早期虾苗的适口饵料主要是天然的浮游动物,其适口性、营养价值以及消化吸收效果,远高于人工配合饲料。而浮游动物的产生和维持需要水体有平衡且稳定的菌群以及丰富的单胞藻等。这些条件的满足,只有通过科学的肥水稳水工作才能实现。而且,有一定肥度的水体,溶氧充足,透明度适宜,菌藻平衡,水体的抗逆性、稳定性更高。
主张清水放苗的人,担心的其实是放苗时水质太肥,大型藻类过旺或者形成某一单一优势藻群,这样的水体藻相是极不稳定的,容易倒藻,水产苗有毁灭性的应激刺激。而且,在高温时候,很容易出现气泡病。除此以外,水体过肥,水体的PH也会很高,高PH对于早期放苗也是十分不利的。然而,传统的养殖过程中,肥水主要用的是生物肥和有机肥一类,这类肥恰恰容易培养出以蓝藻、绿藻为主的大型藻类。所以,清水放苗并不是不想肥水,而是担心不会肥水,肥不好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