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管理
出苗率达40%左右时,应撤除覆盖物。用地膜覆盖的,应及时破膜放苗。用作物秸秆覆盖的,分2次~3次撤除覆盖秸秆。
苗高10厘米时可间苗、定苗,株距8厘米~10厘米。定苗后,每10天~15天灌溉并施肥一次,施尿素7.5克~12克/平方米,或腐熟人粪尿750克~1000克/平方米。9月份后,停止施氮肥和灌溉。
适时中耕除草,本着除早、除
水杉价格表
苗期管理
出苗率达40%左右时,应撤除覆盖物。用地膜覆盖的,应及时破膜放苗。用作物秸秆覆盖的,分2次~3次撤除覆盖秸秆。
苗高10厘米时可间苗、定苗,株距8厘米~10厘米。定苗后,每10天~15天灌溉并施肥一次,施尿素7.5克~12克/平方米,或腐熟人粪尿750克~1000克/平方米。9月份后,停止施氮肥和灌溉。
适时中耕除草,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见草就除,每除必净。
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褐斑病,多发生于6月~8月的雨季;虫害主要是蚜虫,以chun夏之交发生较重。
1、播种苗播种后要尽量避免表土干燥,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一些小粒种子播种后覆土较浅,易受春旱的危害。通过合理浇水使床面保持湿润,防止小苗失水,还可调节地表温度,防止日灼。一般要求浇水次数多,每次浇水量要少。
2、扦插、压条、埋条苗这些苗的生根、发芽都需要较大水量,特别是在刚开始展叶而尚未完全生根(即假活期)阶段,叶面蒸腾量较大,土壤水分供应量较少,一旦断水就将造成植株si亡,及时浇水是关键。在北方,气候干燥季节更应注意。
3、分株苗、移植苗这些苗由于在栽植时根系受伤,苗木内部的水分供应出现不平衡,必须加强供水。在分株和移植后应连续浇水三四次,浇水量要大些,间隔时间也不能太长。
4、嫁接苗嫁接苗对水分的需求不是太大,只要能保证砧木的正常生命活动即可。水不能太多,尤其是接口部位不能积水,否则会使伤口腐烂。干旱天气必须浇水时也要注意。
5、大苗除非在干旱季节才需浇水。如果水分过多,还会使苗木抗性降低,影响生长发育。

冬季移栽,是续秋栽后长江以南地区较为常见的栽植时期。有一句话说的好“春栽害场病,夏栽无保证,秋栽做场梦。”其实这里的秋栽一般指的就是树木落叶后至初冬季节。而南方地区由于冬季的温度虽然较其他季节温度低,但一般在零度左右徘徊,对树木的移栽没有大的影响,反而此时栽植成活率比较高。而居住区的美化有必要以城市生态系统为根底,重视生态效益,进步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但是此时移栽虽然成活率高,如不做好起苗、运输、栽植和栽后管理,对成活率的影响还是蛮大的。那么对于苗木的冬季移栽,采取哪些措施会使苗木栽植成活率更高呢?
起苗周左右灌透水
在苗木起苗周左右,给苗木浇一次透水,以免移栽是苗木脱水,影响移栽成活率。起苗前,要给苗木喷一次防冻剂和“陪嫁肥”,以提高苗木的抗逆能力和移植后的适应性,常用磷酸二氢钾、氨基酸以及多元复配的叶面肥等均可。
精心起苗
在苗木起挖时,对于带土球的苗木应做到土球符合规格,完整,根系切断伤口平滑无劈裂,及时对土球进行包扎处理。对于裸根起苗,如能带护心土带上一些护心土,且根系不可有劈裂。同时应做好根系的保湿工作。
冬季已至,天气越来越寒冷,苗木在经历一场秋雨之后开始大量落叶,有的甚至已经出现冻害,那么冬季寒潮来临前该如何保护苗木呢?
苗木易发生冻害的部位有哪些?
根系冻害
根系无自然休眠,抗冻能力较差。靠近地表的根易遭受冻害,尤其是在冬季少雪、干旱的沙土地,更易受冻。根系受冻,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如春天已见树枝发芽,但过一段时间,出现突然si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冻造成。
根颈冻害
根颈停止生长晚而开始活动较早,因此抗寒力也较差。另外,由于接近地表,温度变化大,所以根颈易受低温和较大变温的伤害,使皮层受冻(一面呈环状变褐而后干枯或腐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