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根据实地调研论证,通过对河长的基础信息收集、监测监控共享数据整合、视频点位加密、数据集中展现、项目管理、日常巡查、指导协调、公众受理、日常管理、监督考核、统计报表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维度的了解,对河长工作职责和日常管理需求进行了汇总。河长制,这个由江苏无锡首创、源于太湖蓝藻暴发的水环境管理制度,由于实施效果良好,近些年陆续被国内各地借鉴。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具体分为五个
河长制平台解决方案
需求分析根据实地调研论证,通过对河长的基础信息收集、监测监控共享数据整合、视频点位加密、数据集中展现、项目管理、日常巡查、指导协调、公众受理、日常管理、监督考核、统计报表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维度的了解,对河长工作职责和日常管理需求进行了汇总。河长制,这个由江苏无锡首创、源于太湖蓝藻暴发的水环境管理制度,由于实施效果良好,近些年陆续被国内各地借鉴。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具体分为五个方面:
1. 掌握河道基本情况
帮助市、县(区)、镇(街道)、村各级河长了解所辖河道基础信息,包括所辖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和进展,“一河一档”、“一河一策”治河策略、重点监控企业按照直排和污水处理厂分类分布、污水处理厂分布情况、水质现状简报、河长指示牌分布、采砂等情况。及时掌握所辖河道事件处理和年度工作目标进展、重点项目年度进展、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交接断面水质等各种统计分析报表。随着该系统在全省进一步铺开,他们会根据需要再增加新的模块以适应治水新需求。
2. 指导监督综合治理
根据年度治理目标,将各级治水牵头部门研究确定的各河道年度治理任务录入系统,并通过建立河道档案和治河策略,形成“一河一档”、“一河一策”。各级河长可以通过浏览系统中的年度治理任务对所辖河道的治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组织开展日常巡查,同时上级河长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网上监督,加强对下级的指导。“打卡”履职巡河情况实时监督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不仅可以实时上传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水环境问题,对重点河道、水域岸线进行动态监控,还能实时了解巡河人员的巡检轨迹和现场数据,保证巡检制度落实。
“打卡”履职 巡河情况实时监督
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不仅可以实时上传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水环境问题,对重点河道、水域岸线进行动态监控,还能实时了解巡河人员的巡检轨迹和现场数据,保证巡检制度落实。
打开手机端的“智慧水务”手机APP,河长登录后点击“我要巡河”,巡河工作便正式开启,在巡查过程中能保存河长的巡逻轨迹,手机自动记录保存后能实时上传到信息平台,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电脑端便能通过电子地图清晰了解河长的工作动态。
n 静态展现(“看的见”)
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是河长的助手,它通过各种终端逐级静态展现水环境质量、重点项目进展、污染减排情况、三河等专题情况,也可在GIS地图上展现污染源分布、事件分布等情况。
n 动态管理(“叫得应”)
通过数据与数据关联、数据与业务关联形成数据关系网,将水质、项目、事件、综合治理方案、治理计划、河长公式牌等信息化,提供建设项目、目标、河道巡查、公众参与、业务受理等水环境治理的动态管理。
n 常态跟踪(“用的好”)
在静态展现和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报表分析、智能分析,落实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河道日常管理、考核管理、协调指挥等常态跟踪功能,方便工作协调、下级向上级工作汇报、突发事件指挥协调和联席会议的协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