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外包有什么风险,如何规避劳务外包风险
在劳务外包的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风险
1、假外包被仲裁机构认定真派遣
由于法律对于派遣用工是越来越严格,一些企业为了规避《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限制,不少企业将劳务派遣转化为劳务外包。但如果企业将业务外包给其他单位,但外包方劳动者的劳动过程直接受企业管理的,仍属于劳务派遣。
2、罚款和连带赔偿责任
如果企业的业务外包被认
劳务外包派遣
劳务外包有什么风险,如何规避劳务外包风险
在
劳务外包的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风险
1、假外包被仲裁机构认定真派遣
由于法律对于派遣用工是越来越严格,一些企业为了规避《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限制,不少企业将劳务派遣转化为劳务外包。但如果企业将业务外包给其他单位,但外包方劳动者的劳动过程直接受企业管理的,仍属于劳务派遣。
2、罚款和连带赔偿责任
如果企业的业务外包被认定为劳务派遣,则企业应承担用工单位的责任,并且可能因为突破了劳务派遣用工比例限制、侵害被派遣劳动者利益等违规情形,而依法承担罚款等行政责任和连带赔偿民事责任。
3、被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有的企业为了逃避劳动法上的义务,与外包方签订劳务外包服务合同,让本单位的员工与外包方签订劳动合同,而员工继续在单位上班,但员工与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终止。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逆向派遣行为,属于逃避法律责任情形,属无效法律行为。如果发生争议,仲裁机构可能认定企业仍是劳动者的用人单位。
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的好处
1、规避劳务派遣法规政策的风险;
2、减少因企业编制原因造成的公司工作的强度;
3、降低企业在非核心的生产环节或生产岗位的管理成本和经营风险;
4、企业集中精力专注于核心技术、业务和附加值高的业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5、保持人力资源配置的灵活性与竞争性,降低季节性、突发性生产招用人员的风险;
6、合理规避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潜在风险,减少劳动争议所带来的麻烦;
7、避免机构臃肿现象导致的运转不灵的结果。
常见外包岗位
营业厅外包,呼叫中心外包,生产线外包,促销外包,大堂服务外包,数据录入外包,行政文秘岗位外包,物业后勤岗位外包(如:司机,保洁,服务员,厨师,仓储管理员,门卫等)。
劳务派遣公司需要对劳务派遣工履行哪些义务
随着劳务派遣的不断发展,
劳务派遣市场现在已经相对成熟了,不再像之前那般鱼龙混杂。现在劳务派遣工与企业的正式工实行的是同工同酬的政策,在薪酬福利方面基本上是一样的。具体来说劳务派遣公司需要对劳务派遣工履行以下义务:
1、建立培训制度,对劳务派遣工进行上岗知识、安全教育培训。
2、根据规定和劳务派遣协议约定,依法为劳务派遣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办理社会保险相关手续。
3、如实告知劳务派遣工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应遵守的规章制度以及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
4、协助处理劳派遣工与企业之间出现的纠纷。
5、督促企业依法为劳务派遣工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劳务外包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商业秘密泄露风险。
外包员工与发包企业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法律关系,也无需受其规章制度约束,加之外包员工的不稳定性更强,极易导致公司的商业秘密泄露。
对于核心关键业务岗位或可能接触到公司商业秘密的岗位杜绝使用外包员工。对于将长期在本单位工作,表现好的外包员工考虑转为派遣或者正式的合同用工,更好的发挥人才的作用,守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同时,在外包协议中对于保密做出明确合适的约定,对于外包员工对发包企业造成的损失,保留对劳务外包企业的追偿权。
随着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日益规范化,劳务外包的形式必将出现一个新的高潮,但是随着法治环境的不断完善,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法律对于劳务外包的规范也只是时间问题。本文虽然对劳务派遣与外包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提出来些许的对策,但也仅是立足于当下的法律规定。企业要想很大程度的规避劳动风险,还是需要通过规范的手段进行人员管理,实现合法合规、有序的运转,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双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