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受损的建筑物,可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对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当湿陷土层不厚,湿陷变形已经稳定,或重新浸水引起的湿陷量估计较小时,可选择上部结构加固措施;当湿陷性土层较厚,湿陷变形较大,或重新浸水引起的湿陷性估计较大时,可选择石灰桩、灰土挤密桩、坑式静压桩、杆式静压桩、树根桩、硅化法或碱溶液法,加固深度应达到地基压缩层的下限。当基坑降水开挖对邻近既有建筑物
学校地基加固费用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受损的建筑物,可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1.对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当湿陷土层不厚,湿陷变形已经稳定,或重新浸水引起的湿陷量估计较小时,可选择上部结构加固措施;当湿陷性土层较厚,湿陷变形较大,或重新浸水引起的湿陷性估计较大时,可选择石灰桩、灰土挤密桩、坑式静压桩、杆式静压桩、树根桩、硅化法或碱溶液法,加固深度应达到地基压缩层的下限。当基坑降水开挖对邻近既有建筑物或地下管线造成沉降、倾斜或裂缝破坏时,应立即停止基坑降水,查明事故原因,并进行有效加固。
2.对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可选择灰土井、坑静压桩、锚杆静压桩、树根桩或灌注桩进行加固。加固深度应穿透所有可折叠土层。
(3)对于建在人工填土地基上的受损建筑物,可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1.对于因洪水引起的素填土地基过度不均匀沉降而损坏的建筑物,可选择锚杆静压桩、树根桩、坑静压桩、石灰桩或注浆加固。钢筋深度应穿过素填土层;
b .额外的基础加固
增加外部基础底部面积的方法有两种:抬梁法和斜撑法。
梁提升法通过在原基础两侧挖洞新建基础,然后通过钢筋混凝土梁将上部荷载部分转移到新建基础上,增加了原基础的基础面积。坚持上述原则,可以使企业有条不紊、有据可依地处理重大问题,从而确保公司在原材料选择方面的施工质量。新增提升梁应设置在原基础梁或圈梁的下部。这种加固方法具有对原基础扰动小、设置量灵活的特点。当采用抬梁法增加地下室面积时,应注意避开底层的门、窗和洞口。吊梁的顶部必须用钢板楔紧。对于附加独立基础,可以用千斤顶顶起提升梁,打入钢楔,以减小附加基础的应力滞后。
斜撑法增加了基础的面积,这与上述梁提升法不同,梁提升法改为斜撑,新增加的独立基础不是位于原基础的两侧,而是位于原基础之间。底板可以是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斜撑由混凝土现浇而成。
锚杆静压桩托换基础的设计
1.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在地下16 ~ 18m处有一层高承载力、强风化的安山岩混合土,是桩端良好的持力层。对于侵入隧道净空的静压桩,在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完成后将其切断,使桩端、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混凝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
2.压桩施工时,锚杆静压桩可以直观地显示单桩的承载力,反力锚杆和压桩孔嵌在建筑地基中。该锚杆静压桩机简单,操作方便,施工,无振动、噪音等污染,便于信息化施工,当建筑物出现较大不均匀沉降时,可随时增加桩数。
3.根据建筑物出现裂缝和沉降的位置和地质条件,在建筑物西侧9m的基础上进行托换处理。(2)为保证灌浆质量和效果,打浆和灌浆的间隔时间为两次,间隔时间应大于1小时。桩长16 ~ 18 m,采用146mm×5mm钢管加工。单桩竖向承载力为180千牛顿。建筑地基中布置了41根桩。单桩长度为2.0m,桩连接采用电焊焊接。焊接时应插入318L150导向钢筋。焊接时,焊缝应饱满、连续,不得虚焊。钢管桩应采用内压泥浆处理,以提高桩身承载力。灌浆材料应为水泥浆,水灰比为0.5,控制压力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