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铜以铜成份为主,熔解铸造时添加少许磷成份脱氧铸块而成、颜色为紫红色的金属。红铜又被称为“紫铜”、“纯铜”或者是“赤铜”。“红铜”是民间的俗称,“红铜”是工业上的称法。为此加人的合金元素在铜棒中都应该有很大的固溶度,甚至是无限互溶的元素,在工程应用的单相黄铜棒、青铜棒、白铜棒都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是重要的热交换材料。红铜分类:红铜按成分来分可分为:普通红铜(T1、T2、
锡磷青铜棒
红铜以铜成份为主,熔解铸造时添加少许磷成份脱氧铸块而成、颜色为紫红色的金属。红铜又被称为“紫铜”、“纯铜”或者是“赤铜”。“红铜”是民间的俗称,“红铜”是工业上的称法。为此加人的合金元素在铜棒中都应该有很大的固溶度,甚至是无限互溶的元素,在工程应用的单相黄铜棒、青铜棒、白铜棒都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是重要的热交换材料。红铜分类:红铜按成分来分可分为:普通红铜(T1、T2、T3)、无氧铜、磷脱氧铜、添加少量合金元素的特种铜(碲铜、银铜等)四类。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在面对世界经济不稳定,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政策转型等宏观形势变化,产业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加强与世界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界的紧密联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必然选择。
普通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其含锌量变化范围较大,因此其室温组织也有很大不同。根据Cu-Zn二元状态图(图6),黄铜的室温组织有三种:含锌量在35%以下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由单相的α固溶体组成,称为α黄铜;含锌量在36%~46%范围内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由(α+β)两相组成,称为(α+β)黄铜(两相黄铜);含锌量超过46%~50%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仅由β相组成,称为β黄铜。当含锌量大于39%时,有a单相还有以铜锌为基的b固溶体,称双相黄铜,b使塑性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若继续增加锌的质量分数,则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代号用“H+数字”表示,H表示黄铜,数字表示铜的质量分数。
常用的紫铜: 紫铜棒T2紫铜标准:(GB/T5231-2001)紫铜棒特性及适用范围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蚀和加工性能,可以焊接和纤焊。铸造黄铜制品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粉碎的锌矿和木炭跟铜块混合起来加热,使锌和铜结合在一起,再加热使合金熔融,然后将铜液灌入铸模。含降低导电.导热性的杂质较少,微量的氧对导电.导热和加工等性能影响不大,但易引起“氢病”,不宜在高温(如>370°)还原性气氛中加工(退火.焊接等)和使用紫铜棒化学成分Cu+Ag: 99.90Bi: 0.001Sb: 0.002As: 0.002紫铜棒力学性能抗拉强度:(Rm/MPa)≥295洛氏硬度:(HRF)≥65伸长率:(%)≥3
欧洲有实力的铜生产商--Aurubis公司表示,未来几个月中,铜进口料增,因该国工业生产恢复且新基建项目兴起。 “未来几个月,进口量预计也将走高,” Aurubis在一份报告中称,“大部分归功于与南美的合约,这些交割将令8-10月的进口增多。连续铸造则不同,铜液的质量不仅依赖于熔炼炉和保温炉的精炼质量,更重要的是还需要依赖于整个系统和全过程的稳定性。”Aurubis提到,7月铜、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环比增长8.1%至410,680吨。Aurubis称,“这其中包括292,000吨精炼铜,多为临时订购。”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