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
1):退火:指金属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 艺。常见的退火工艺有: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球化退火,完全退火等。因而金属通常应在可控气氛或保护气氛中、熔融盐中和真空中加热,也可用涂料或包装方法进行保护加热。退火的目的: 主要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切削加工或压力加工,减少残余应力,提高组 织和成分的均匀化,或为后道
长轴热处理加工
热处理(
1):退火:指金属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 艺。常见的退火工艺有: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球化退火,完全退火等。因而金属通常应在可控气氛或保护气氛中、熔融盐中和真空中加热,也可用涂料或包装方法进行保护加热。退火的目的: 主要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切削加工或压力加工,减少残余应力,提高组 织和成分的均匀化,或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2
):正火:指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 或 (钢的上临界点温度)以上,30~50℃保持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的工艺。正火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低碳钢的 力学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尽管表面洛氏硬度计的精度没有维氏硬度计高,但是作为热处理工厂质量管理和合格检查的检测手段,已经能够满足要求。(3):淬火:指将钢件加热到 Ac3 或 Ac1(钢的下临界点温度)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 定的时间,然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常见的淬 火工艺有盐浴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贝氏体等温淬火,表面淬火和局部淬火等。淬火的目 的:使钢件获得所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工件的硬度,强度和性,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 织准备等。
2012年2月17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对整个内燃机行业提出节能减排要求,同时对能耗以及废弃物排放提出明确标准。这一意见的颁布,再次激发了社会各界关于机械制造企业节能减排的热论。前瞻网认为,现阶段,热处理成为机械制造企业节能减排利器。是能源消耗大户,机械制造行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据《2013-2017年工业节能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截至2011年底,我国机械产品每年消耗油料的费用高于全年机械的总产值;同时,美国、日本等市场准入门槛正不断提高,在贸易壁垒设置中,排放标准的限制首当其冲。因此,前瞻网预判未来5-10年,节能环保会成为机械制造业一大重要发展趋势,将越来越受到用户和制造商的重视。国内机械制造的发展战略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趋势。以山东临工为例,其在节能产品发展的表现,致使其在经济低迷期,仍取得了丰硕的成就。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显示,2011年山东临工共出口装载机3819台,出口创汇达1.26亿美元,全年装载机累计出口量跃居同行业名;即使在欧盟、南美等诸多存在环保硬性指标的市场,该公司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2年山东临工装载机的海外增幅达到了40%-50%。
感应加热频率的选择:根据热处理技术要求及加热深度的要求选择频率,频率越高加热的深度越浅。[1]
高频(10KHZ以上)加热的深度为0.5-2.5mm, 一般用于中小型零件的加热,如小模数齿轮及中小轴类零件等。
中频(1~10KHZ)加热深度为2-10mm,一般用于直径大的轴类和大中模数的齿轮加热。
工频(50HZ)加热淬硬层深度为10-20mm,一般用于较大尺寸零件的透热,大直径零件(直径300mm以上,如轧辊等)的表面淬火。
感应加热淬火表层淬硬层的深度,取决于交流电的频率,一般是频率高加热深度浅,淬硬层深度也就浅。频率f与加热深度δ的关系,有如下经验公式:δ=20/√f(20°C);δ=500/√f(800°C)。淬火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它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冷。 式中:f为频率,单位为Hz;δ为加热深度,单位为毫米(mm)。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具有表面质量好,脆性小,淬火表面不易氧化脱碳,变形小等优点,所以感应加热设备在金属表面热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感应加热设备是产生特定频率感应电流,进行感应加热及表面淬火处理的设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