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玉雕集历史文化之大成,在北京'珍宝馆'还有各种出类拔萃的玉器,其中有著i名的一代玉器宗师潘秉衡(1912~1970)的玉雕作品,品种繁多,作工精湛,被誉为'东方瑰宝'。潘老佳作有'珊瑚黛玉戏鹦鹉','俏色玛瑙嵌宝蚌佛','珊瑚六臂佛锁蛟龙'.潘老的创作不仅列为国宝,而且被法国巴黎卢浮宫、美国费城博物馆、日本名古屋博物馆珍藏,为世界艺坛所瞩目。玉雕'怪杰'王树森(1919~1989)的玉雕有
玉雕工作室
近代玉雕集历史文化之大成,在北京'珍宝馆'还有各种出类拔萃的玉器,其中有著
i名的一代玉器宗师潘秉衡(1912~1970)的玉雕作品,品种繁多,作工精湛,被誉为'东方瑰宝'。潘老佳作有'珊瑚黛玉戏鹦鹉','俏色玛瑙嵌宝蚌佛','珊瑚六臂佛锁蛟龙'.潘老的创作不仅列为国宝,而且被法国巴黎卢浮宫、美国费城博物馆、日本名古屋博物馆珍藏,为世界艺坛所瞩目。玉雕'怪杰'王树森(1919~1989)的玉雕有三绝:一绝是艺术精品,料、工、艺三合一;二绝是善用俏色;三绝是思路广泛。他的名作有'珊瑚观音普渡'。近代国玉雕人材虽多,但高精艺人少。有的玉为杂色玉,红、黄、墨、绿诸色聚于一体,色彩斑斓,河磨玉玉色为墨绿,外包褐黄色之玉皮。今后除继承传统工艺,古为今用,更要学习西方的东西,中外结合是玉雕界当务之急。
历经千年兴盛而不衰的玉雕产业,形成了浓郁的、博大精深的南阳玉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代代相传、层出不穷、技艺高超的南阳玉雕艺人。南阳的玉雕艺术大师们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引进、吸收、艺术设计雕刻手法。正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美玉资源相结合,才使得南阳玉雕这一艺术瑰宝得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惊世之作也不断问世。玉料丰富的颜色和玉质为制作中巧用俏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亦使玉制品精美、形象、生动逼真,给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感觉,而使世人更加真爱。为弘扬南阳悠久的玉雕文化,每年“五一”前后南阳都会隆重举办一年一度的“南阳玉雕节”。
瑕本为玉中之忌,然玉中难求晶莹剔透之碧玉,尤其在开采百年后,珍惜玉石资源、充分利用玉料,早已被玉雕们注意,形成“化瑕为瑜”的雕琢工艺特点。化瑕为瑜所创作的作品不但不影响作品,更使作品形象生动,增加逼真之感,达到普通玉料所达不到的效果。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艺品。
废料巧用废料巧用其目的为珍惜玉料资源,降低作品成本,创造出与成品料同等价值或高出成品玉料价值的玉雕工艺品,尤其在充分利用的玉资源,“废料巧用”更是难能可贵。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