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对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效果因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的不同而异。本试验调理效果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剂型为相对分子质量800万、水解度20%的聚丙烯酰胺PAM,其次是相对分子质量600万、水解度30% 的聚丙烯酰胺PAM。而相对分子质量1200万、水解度20%的聚丙烯酰胺PAM对污泥的调理效果差。聚丙烯酰胺(PAM)的主要用途:1、污水处理在使用铝盐、铁盐等各种无机混凝剂、絮凝剂的污水处理系统内,如需要处理的水量超过了澄清池的处理能力或由于其它因素造成水中絮体来不及沉降而外漂,只需添加0。对于相对分子质量600万、水解度30%和相对分子质量800万、水解度20%的聚丙烯酰胺PAM而言,其投加量均为75mg·L-1。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与污泥表面EPS的脱落和其中的蛋白质、总糖等的释放有密切关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颗粒较小,且带负电,颗粒间彼此排斥,导致活性污泥聚集体不易被压缩和自然沉降。同时,污泥表面存在的胞外聚合物(EPS)中的蛋白质带有很多高度亲水的极性基团,如-COO-、-CONH2、-OH、-SH 和磷酰基等,使污泥絮凝体外表面吸附大量的水分子,不仅增加了细胞粘附水的量,而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密度较厚的水膜,增加了污泥脱水的难度;胞外总糖的亲水性能强于胞外蛋白质,具有较强的粘附性,使污泥形成凝胶体,并含较多的间隙水,影响胶体颗粒布朗运动,减弱絮凝作用。如果工艺主体采用生化方法,也就是剩余污泥脱水(可能含有部分初沉泥),只需要阳离子PAM作为污泥脱水剂即可。污泥调质的目的之一是向污泥中投加各种调理剂,通过改变污泥颗粒表面的电荷性能,使污泥EPS中的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等释放出来,降低污泥表面能与水分子结合的大分子物质的数量,减弱污泥颗粒间的排斥作用,降低污泥颗粒的亲水性,从而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