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建设目标:
1.河长工作职责:解决困扰,防范突发事件,落实河长职责。
2.河长制工作机制:
①.河道网格化
②.在线监测
③.系统评价和模拟
④.整合现有资源
⑤.吸引公众参与
⑥.应急联动、动态管理、常态跟踪
感知层:
①.超声波流量计
规格参数
型号:XF
河长制信息化方案
系统建设目标:
1.河长工作职责:解决困扰,防范突发事件,落实河长职责。
2.河长制工作机制:
①.河道网格化
②.在线监测
③.系统评价和模拟
④.整合现有资源
⑤.吸引公众参与
⑥.应急联动、动态管理、常态跟踪
感知层:
①.超声波流量计
规格参数
型号:XF-LSX-1
流速测量范围:0.02m/s-5m/s,流速精度:1.0%,
流速分辨率:1mm/s
流量测量范围:0.001m3/s-1000 m3/s
分辨率:0.0001m3/s
流量精度:测量流量的±3%
电源:直流10V-14V或者220VAC
输出信号:RS485接口标准Modbus-RTU协议(可选4mA-20mA)
防护等级:IP68(探头)
特点:
适用场景:可测量各种截面的满管、明渠、河流、污水排放渠或者管道(下水道)流量,可测试正向与反向流速和流量。
采用双水位(压力与超声波)传感器设计,避免由于水面波动,漂浮物,水底淤积等影响。
采用特殊设计,具有吹扫清洁功能,更适合于污水水质下长期工作。
移动端:GPS记录巡河轨迹巡河机制是大河道一巡,小河道三天一巡。过去河长们总是苦于每次巡河之后没有任何记录,如今巡河轨迹管理”可以清晰记录老金的巡查情况。在巡河时,通过手机拍照或输入巡河日志,将沿途所见所闻即时上传,利用“曝光台”解决所辖范围内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的治水难题。业务流程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事件)处理流程初期以大网格为基础,即乡镇(街)级的行政区域为河长责任范围。与此同时,镇级、市级、省级河长也都能通过手机查看鸽溪的即时情况,并作出批示。
有了这套系统,等于让多了无数双监视的眼睛,上至省里,下至镇街,都可以看到它当前的水质情况;非工程措施在河湖岸边显著位置竖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湖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老百姓一旦发现问题,随时随地都能举报,无论通过哪个层级将问题反映到系统里,我们工作人员都会应声而动,作为责任人马上到位并就地处理问题,事后还要在同一位置同一角度将治理后的情况拍照回传。这套系统不仅编成了一张人人参与治水的网,同时更像一只无形的手,时刻推动着每一条河流的治水工作。
公众端:找河长,点点手机就可以
目前PC端和移动端的版“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在全省5市31县推广,而公众版的“人人护水”APP也将于明年元旦后上线。在“人人护水”APP上,公众可根据河道的名称直接搜索或选择河道所属的城区,通过这两种方式进入想要查询的河道。河道的河长信息、治理方案、治理时间表以及当月的河道水质数据都显示在上面,并实时更新。发展历程与建设任务河长制与海绵城市建设有各自独立的管理机制与工作计划,但两者又相互关联,有着同一个服务对象和相同的建设目标。
现在找河长再也不用到处去找‘公示牌’了,点点手机就可以查到河长的电话,各类信息的更新也会更加及时,也让治水工作更加公开和透明。此外,“人人护水”还专门设置了“曝光台”,公众利用“随手拍”软件,打开影像图,只要找到位置坐标,填好污染信息等具体情况,点击提交,就可以看到影像图上亮起红灯。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统一平台,消除信息孤岛,确保业务流程统一和数据完整。红灯表示问题没解决,绿灯表示已解决,在这个投诉平台上一目了然,处理结果也会自动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投诉者
系统组成1.统部署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接入、统一建设、统一维护”的原则,省、市、县(区)、镇(街道)分级管理,整合现有各种基础数据、监测数据和监控视频,利用传输网络收敛至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各级领导、河长、工作人员、社会公众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纬度、不同载体的查询、上报和管理系统。云平台层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的服务层采用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以智能处理平台与存储平台为核心,结合视频融合平台、语音融合平台、数据融合平台、信息融合平台完成平台的虚拟化服务。
图3-1 系统部署拓扑图
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部署包括:
l 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统一平台;
l 河长专版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和公众版手机应用软件;
l 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传输网络;
l 在重点河段和敏感区域按实际管理要求适当建设视频监控信息点;
l 河道网格划分和制作,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和应用维护;
l 整合现有共享的信息点资源。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