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容器维修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精度能达到0.5级,局放<5pC@14.4kV,介质损耗<0.1%,雷电冲击75kVAC,1.2/50μs,正负极性各 15 次。
1、非电气人员不得进行电器安装与维修,不得擅自接电源。
2、电气人员在安装、维护、检修电器设备后,不得留有隐患。
3、严禁使用未经检测合格的绝缘工器具。
4、移动电器电源线不
传感器陶瓷电容器公司
智能电容器维修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精度能达到0.5级,局放<5pC@14.4kV,介质损耗<0.1%,雷电冲击75kVAC,1.2/50μs,正负极性各 15 次。
1、非电气人员不得进行电器安装与维修,不得擅自接电源。
2、电气人员在安装、维护、检修电器设备后,不得留有隐患。
3、严禁使用未经检测合格的绝缘工器具。
4、移动电器电源线不准拖拉,电源接长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并不准裸1露金属线。
5、手持电动工具、移动式电气设备,必须执行“一机一闸一保护”制度,并定期校验,确保灵敏可靠。
6、对电风扇、电焊机等可移动式电气设备,在移动时应做到先拉闸、后移动。
电容的应用
1、标称电容量(CR):电容器产品标出的电容量值。
云母和陶瓷介质电容器的电容量较低(大约在5000pF以下);纸、塑料和一些陶瓷介质形式的电容量居中(大约在0005μF10μF);通常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较大。这是一个粗略的分类法。
2、类别温度范围:电容器设计所确定的能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该范围取决于它相应类别的温度极限值,如上限类别温度、下限类别温度、额定温度(可以连续施加额定电压的较高环境温度)等。
运行中的电容器的维护和保养
精度能达到0.5级,局放<5pC@14.4kV,介质损耗<0.1%,雷电冲击75kVAC,1.2/50μs,正负极性各 15 次
1、电容器应有值班人员,应做好设备运行情况记录。
2、对运行的电容器组的外观巡视检查,应按规程规定每天都要进行,如发现箱壳膨胀应停止使用,以免发生故障。
3、检查电容器组每相负荷可用安培表进行。
4、电容器组投入时环境温度不能-40℃,运行时环境温度1小时,平均不超过+40℃,2小时平均不得超过+30℃,及一年平均不得超过+20℃。如超过时,应采用人工冷却(安装风扇)或将电容器组与电网断开。
5、安装地点的温度检查和电容器外壳上热点温度的检查可以通过水1银温度计等进行,并且做好温度记录(特别是夏季)。
电容器的投切方式一
机械式接触器投切电容装置(MSC)
接触器投入过程中,电容器的初始电压为零,触点闭合瞬间,绝大多数情况下电压不为零、有时可能处在高峰值,因而产生非常大的电流,也就是常说的合闸涌流。实验表明合闸涌流严重时可达电容器额定电流的50倍。这不仅影响电容器和接触器的寿命,而且对电网造成冲击,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后来采用串接电抗器和加入限流电阻来抑制涌流,这虽然可以控制合闸涌流在额定电流的20倍以内,但从长期运行情况来看,其故障率仍然非常高,维修费用较高。3、正确选择电容器组的保护方式,是确保电容器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但无论采用哪种保护方式,均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①保护装置应有足够的灵敏度,不论电容器组中单台电容器内部发生故障,还是部分元件损坏,保护装置都能可靠地动作。总的实践应用反映,其性能如下:优点:价格低,初期投入成本上升少,无漏电流;缺点:涌流大,寿命短,故障多,维修费用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