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复配方式抑制粘土对聚羧酸减水剂负效应的关键是粘土改性剂的优选。粘土改性剂的研究须以增强其对粘土的吸附力为方向,只有粘土改性剂具有极强的粘土吸附能力,才能在不考虑加入顺序及掺量时屏蔽粘土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同时,由于粘土结构的差异,粘土改性剂在各种粘土的吸附必然存在差异,故需明确砂石中粘土杂质的种类,才能使粘土改性剂的作用力蕞强。
减水剂变质现象解析
聚羧
套筒灌装浆料
采用复配方式抑制粘土对聚羧酸
减水剂负效应的关键是粘土改性剂的优选。粘土改性剂的研究须以增强其对粘土的吸附力为方向,只有粘土改性剂具有极强的粘土吸附能力,才能在不考虑加入顺序及掺量时屏蔽粘土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同时,由于粘土结构的差异,粘土改性剂在各种粘土的吸附必然存在差异,故需明确砂石中粘土杂质的种类,才能使粘土改性剂的作用力蕞强。
减水剂变质现象解析
聚羧酸系
减水剂是继普通减水剂、髙效减水剂之后的第三代髙性能减水剂。与其它种类减水剂相比,它具有分子可设计性强、减水率高、保坍性好、氯离子和碱性物质含量低、生产和使用无污染等优点。实际应用中,聚羧酸系减水剂常与少量的消泡组分、缓凝组分、引气组分、粘度改性组分等进行复配,以满足不同的混凝土技术性能要求。
葡萄糖酸钠或蔗糖作为缓凝组分与聚羧酸系减水剂复配,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减水率并减缓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改善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但同时聚羧酸系减水剂产品也常会因葡萄糖酸钠的加入而很快发生变质,轻则性能降低,重则完全丧失功效,给工程使用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或直接导致工程事故,高温天气情况下此问题更甚。
聚羧酸
减水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由于其母液通常具有引气性或在复配过程中加入引气剂以提高减水率,使得混凝土预制构件需要克服的表面蜂窝、麻面等问题更加严重。有研究认为,在聚羧酸减水剂中先掺入消泡剂,再掺引气剂,可获得尺寸均匀的微小气孔,即在保持较高减水率的同时,又能克服单纯使用引气剂容易产生的外观缺陷。
减水剂起泡状况与表征
采用震荡法观察聚羧酸减水剂(PCE)溶液中的气孔结构,具体试验步骤为:
(1)准备2个相同的250ml具塞量筒A和B。
(2)将配制好的固含量为5%的PCE稀释液分别注入2个具塞量筒中至50ml。
(3)向B量筒中加入0.05%有机硅消泡剂,稍微震荡后再加入0.1%的引气剂,静停30min。
(4)同时将2组试样以相同的力度在10s内连续震荡30次,然后观察量筒内的起泡状态,并用数码相机拍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