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1—3日,温度为34度, 4—7日, 32—33度, 2周龄, 30—32度, 3周龄,28—30度, 4周龄,25—28度, 5周龄, 22—25度, 5周后室温建议不20度。冬天可适当提高1—1.5度,育雏前期宁高勿低。温度在热源边的鸡背高度测量。
在饲养过程中要根据雏鸡的行为表现及分布情况,检查供温是否合适。雏鸡均匀分散,运动自如说明温度合适;雏鸡相互扎
质量好的固始土鸡苗养殖
一般1—3日,温度为34度, 4—7日, 32—33度, 2周龄, 30—32度, 3周龄,28—30度, 4周龄,25—28度, 5周龄, 22—25度, 5周后室温建议不20度。冬天可适当提高1—1.5度,育雏前期宁高勿低。温度在热源边的鸡背高度测量。
在饲养过程中要根据雏鸡的行为表现及分布情况,检查供温是否合适。雏鸡均匀分散,运动自如说明温度合适;雏鸡相互扎堆,靠紧热源说明温度偏低;雏鸡张翅喘气,翅膀下垂,远离热源说明温度偏高。
1—10日龄为60—70%,10日龄后为50—60%。后期注意降低湿度,否则易导致舍内潮湿,舍内氨气浓度高而引起如、球虫病、法式囊等疾病的发生。
6、通风换气:
一般来说,两周内应以保温为主,两周后就得注意通风换气工作,应逐渐加大通风量。注意避免贼风,同时防止温度波动太大。
实际饲养中可根据饲喂、饮水、通风等设备以及季节来灵活决定饲养密度。一般1—5周龄,平养密度为20-50羽/平方米,笼养为22—26;6—20周龄为平养6—7,笼养10—12。
鸡苗进入圈舍后,首先应饮水。初次饮水凉开水,并加入5%的葡萄糖和0.05%的氟哌酸,连饮7天。饮水后2~3小时再开食,雏鸡做到少喂多餐。控制好温度,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步降低舍内温度。育雏30日龄前后时,在饲料中添加预防球虫病的。由于笨鸡散养,因此,自己配合饲料比较好。笨鸡苗育雏完毕后,日粮配伍以玉米、麸皮、饼粕类、各种青饲料等为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