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维修注意事项
1.管壳式换热器的大修、集箱、大帽和小帽的拆卸一般需要一个框架(架子的三面需要设置一个护栏),整个装置的停产和大修一般在前完成。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施工周期的影响,但不可能在时阻止运行。
2.清理结束后,应安排堆芯在着陆后及时清理,重新加载并及时加压。如果问题尽可能快地暴露,一旦发生芯泄漏,甚至当需要更换管束时,存在缓冲时间。如果需要管道,则不
钢质管壳式换热器厂家
管壳式换热器维修注意事项
1.管壳式换热器的大修、集箱、大帽和小帽的拆卸一般需要一个框架(架子的三面需要设置一个护栏),整个装置的停产和大修一般在前完成。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施工周期的影响,但不可能在时阻止运行。
2.清理结束后,应安排堆芯在着陆后及时清理,重新加载并及时加压。如果问题尽可能快地暴露,一旦发生芯泄漏,甚至当需要更换管束时,存在缓冲时间。如果需要管道,则不会重新加载管道盒,无法安装管道。
3.取芯机应用于回芯组件。取芯时,应切断护栏,使岩心落地,并及时对护栏进行临时修复(堵住管道),并尽快使岩心正式恢复。
4.车间应在检修前提供压力表,一般要求达到工作压力的1.5倍。对于通常的操作压力相对较低,只要它不超过设备的额定压力,我通常希望它们尽可能地大一点,现在建筑单元的水平太低。
5.压力容器的内外部检验应当进行六年,对经无损检验发现的各种缺陷进行处理,并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6.管壳式换热器的部件应根据图纸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查和维修。
7.对于管道末端的泄漏,如果它属于膨胀管的连接形式,则应再次进行管道膨胀。如果它属于焊接连接的形式,找出泄漏部位并研磨焊接。
8.包装箱和管板填料的密封位置应光滑,不得有轴向深槽。
9.管壳换热器泄漏:如果管泄漏数小于管壳和管换热器总泄漏数的10%,可采用堵管法进行处理。如果泄漏管的数量占壳管换热器总数量的10%以上,则应根据工艺条件进行换管。
1、安装时,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净距离为700mm,设备与墙体的净距离为1000mm.
2、为保证设备运行安全,换热器的顶部须装安全阀,其开启压力宜为热水系统工作压力的1.05倍,且不得大于
换热器本体的设计压力。
3、安全阀的安装与使用应符合规定。
4、为防止安全阀工作失效,系统内应设膨胀水箱或压力膨胀罐与换热器相连。
5、电动温控阀灵敏度直控制在设定温度+5°C以内。
换热器在热水供应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在外表面作保温层。
为延长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减少维修工作量及节约能源,保持换热,当被加水的总硬度大于等于300mg/L (以CaCO3计)时,宜采取适宜的水质软化或水质稳定防垢措施。
为确保供水质量,及时排除壳体内下部沉积的污物,换热器每周应开排污阀1~2次,进行排污。根据介质的种类、压力、温度、污垢和其他条件,管板与壳体的连接的各种结构型式特点,传热管的形状和传热条件,造价,维修检查方便等情况来选择设计制造各种管壳式换热器。每年定期采用步骤对换热管进行除垢,①放净壳体内的水;②关闭进出水口;③打开进汽阀和冷凝水阀门排净管内存水,然后关闭冷凝水阀门,大约5 -6分钟突然关闭进汽阀门,打开冷水阀1 ]和底部排污阀门,使换热盘管突然冷
却,同时排掉脱落水垢,连续3 ~4次即可全部排净,设备继续投入运行。
为延缓结垢,减少维修工作量,被加热水终温宜控制在50-60C之间。
换热器使用中应定期检验,每年至少进行- -次外观检查,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每六年至少进行- -次检验。
管壳式换热器
填料函式换热器 填料函式换热器其结构特点是管板只有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填料函密封。管束可以自由伸缩,不会产生因壳壁与管壁温差而引起的温差应力。
填料函式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较浮头式换热器简单,制造方便,耗材少,造价低;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管内、管间均能进行清洗,维修方便。其缺点是填料函耐压不高,一般小于4.0MPa;
壳程介质可能通过填料函外漏,对、、有毒和贵重的介质不适用。填料函式换热器适用于管、壳壁温差较大或介质易结垢,需经常清理且压力不高的场合。
⑤釜式换热器 釜式换热器结构特点是在壳体上部设置适当的蒸发空间,同时兼有蒸汽室的作用。
管束可以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或U 型管式。釜式换热器清洗维修方便,可处理不清洁、易结垢的介质,并能承受高温、高压。它适用于液-汽式换热,可作为简结构的废热锅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