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告诉你什么是汉服,为啥能这么火!
近年来,随着汉服运动的兴起,汉服又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他们将汉服与日、韩文化联系起来,不能正视我国的传统文化。今天,成博士在请教了高人之后,特地为大家介绍一些对汉服常见的知识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先从汉服的特点说起:
交领右衽
汉服基本都是右衽的(领子朝向右手方向,左衽是胡服及死人
汉服云肩生产
三分钟告诉你什么是汉服,为啥能这么火!
近年来,随着汉服运动的兴起,汉服又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他们将汉服与日、韩文化联系起来,不能正视我国的传统文化。今天,成博士在请教了高人之后,特地为大家介绍一些对汉服常见的知识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先从汉服的特点说起:
交领右衽
汉服基本都是右衽的(领子朝向右手方向,左衽是胡服及死人的穿着方式)
无扣结缨
(汉服几乎全由系带结缨的方式穿戴。所以“系带”和“右衽”一样成为了汉服一个外在的显著特征)
在接触汉服时,大家往往会有一些误区:
汉服不是汉朝的服饰,是汉族的传统服饰。
汉服不是cosplay,cosplay意指动漫、游戏、小说中的角色扮演。
汉服不是古装,古装是指具有古典元素与韵味的服饰,如影视装、影楼装等,而汉服是有严格形制要求的民族服饰。
汉服也可与现代元素搭配,因为汉服复兴的目的是将汉服引入到现代社会中来,而非重回古代。
汉服并非只能在舞台上呈现,也可作日常服饰使用。
清朝服饰不是汉服,由清朝服饰演变而来的旗袍、马褂也不是汉服。
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服饰。然而近现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拥有人口的汉民族,中止自己的民族服装已经300多年。我们应当去了解、接受自己的传统文化。只有正式自己,才能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走出去”。
现代汉服
一代汉服者诞生于2001年,主导2001年至2003年初的汉服界,彼时的汉服并未走入现实社会,或可称为网络汉服,当时的汉服处境是挖苦讽刺、冷嘲热讽、拼命摸黑,恶意,鲜有支持者。代汉服者的历史贡献是提出了汉服复兴的概念,但并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对现代汉服的定位未能作出准确论述。
第二代汉服者诞生于2003年,主导2003年初至2005年的汉服界,这时汉服已经走入现实生活,汉服的处境开始改善,虽然否定、诋毁汉服的声音依然众多,但已出现数量可观的支持者。第二代汉服者的历史贡献是解决了汉服融入现代社会可行的理论问题,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汉服运动理论,汉服界开始分化出比较温和的派别,无论较极端的民族主义派和温和派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理论,但汉服如何走入主流社会难度依然很明显,故积极的媒体报道也并不多见。
第三代汉服者是指06年初以来至今天的汉服界,当然包括不少新人。通过前两代汉服者的艰难重重的拼搏努力,通过前两代汉服者处于冷嘲热讽中的汉服活动,和硬为汉服打下的一片天地,于是在继承以往成果的基础上,06年初以来汉服逐渐呈现出燎原之势,迅速出现在大江南北,甚至港台南洋欧美华人社区,虽然存在着众多误解,但汉服已成为广为人知的概念,积极的媒体报道大量出现。第三代汉服者的理论基本延续第二代,不论民族主义派还是温和派都是如此,在理论上基本没有大的建树,无非是继续坚持并深化。第三代汉服者的历史贡献主要在于传播,身体力行地让汉服概念开始走入主流社会。
丝锦服装让汉服重归
如今的,几乎是全世界一个丢失自己传统服装的民族。在日本,任何一个日本女人穿着和服踩着木屐走在街上,行人都不会侧目。在苏格兰,一个男人穿着苏格兰短裙也不会让人惊讶。
可如果你在穿着汉服上街,别人不是以为你疯了,就会误以为你是穿着和服的日本人,让人心痛又无奈。
我想起多年前曾经在影像里看到的古代女子身着汉服的身影,无论是《大汉天子》里身披罗衣轻纱的念奴娇,还是《笑傲江湖》里一袭红衣绸缎的东方不败,他们飘逸的身影都在我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丽。
而在我心中,汉服是很美丽的归宿,莫过于是在每逢的传统节日时,我们都可以郑重其事地换上自己民族的传统汉服,做一些充满仪式感的传统习俗。
比起那些时髦的新衣服,想来只有延续华夏千年的汉服足以撑起这个角色。而我也相信,总有,身穿汉服的人可以惊艳全世界。因此丝锦服装让汉服重归,我们设计的汉服服装,不仅风格好,而且让你穿着特自信!
汉服为什么使用棉麻布料的不多呢
现在市场上大部分汉服都是廉价雪纺布料或者尼龙布,棉布偶尔会作为内衬使用。看上去很仙,但质量并不好,穿不长久。昂贵的传统布料只有明华堂一类高等定制店铺使用。引入棉麻是不是能改善平价汉服店使用雪纺布甚至窗帘布的现象?
棉麻是完全可以的。商家为什么不用?因为成本高。因为消费者太惯着他们了,要是人人都粗糙刺绣,他们早就整改了。
至于棉麻显得土,不仙,易皱,根本不是问题啊,别听商家哭,说用棉麻消费者不买账。才不是呢,他们用更廉价的棉麻土布,当然又土又皱。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