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造模方法
大鼠麻zui仰卧固定于恒温手术台上。暴露颈总动脉颈(CCA),分离颈内动脉(ICA)和颈外动脉(ECA)。CCA近心端结扎并另备线,ICA远端放置微型动脉夹,在CCA靠近分叉处插入鱼线,即线栓由颈内动脉分叉处计长度为1.85±0.05cm,说明丝线头端己到达ICA分支MCA以和大脑前动脉(ACA)的分叉处,阻断了同侧ICA和经ACA来
动物神经系统模型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造模方法
大鼠麻zui仰卧固定于恒温手术台上。暴露颈总动脉颈(CCA),分离颈内动脉(ICA)和颈外动脉(ECA)。CCA近心端结扎并另备线,ICA远端放置微型动脉夹,在CCA靠近分叉处插入鱼线,即线栓由颈内动脉分叉处计长度为1.85±0.05cm,说明丝线头端己到达ICA分支MCA以和大脑前动脉(ACA)的分叉处,阻断了同侧ICA和经ACA来自对侧ICA的血供,缺血1h。
手术造模图片
病理判定图片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相似性
在动物身上人类疾病模型。目的在于从中找出可以推广(外推)应用于的有关规律。外推法( Extrapolation )要冒风险,因为动物与人到底不是一种生物。例如在动物身上无效的不等于临床无效,反之也然。因此,设计动物疾病模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所的模型应尽可能近似于人类疾病的情况。
能够找到与人类疾病相同的动物自发性疾病当然。例如日本人找到的大白鼠原发性就是研究人类原发性的理想模型,老母猪自发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研究人类的理想模型;自发性狗类性与人类幼年型类性十分相似,也是一种理想模型,等等。
实验动物各种体液、的采集方法
消化液的采集
(一) 唾液
1. 直接抽取法 在急性实验中, 可用吸管直接插入动物口腔或唾液腺导管抽吸唾液,此法非常简单,但从口腔抽吸唾液会有杂质混入。
2. 制造腮腺瘘法 在慢性实验中,收集狗的唾液,要用手术方法将腮腺导管开口移向体外,即以腮腺导管为中心,切成一直径约2~3cm的圆形粘膜片,将此粘膜片,与周围组织分开,穿过皮肤切口引到颊外,将带有导管开口的粘膜片与周围的皮肤缝合,腮腺分泌的唾液就流出颊外。这种方法可以收集到较纯净的唾液。
(二)胃液
1. 直接收集胃液法 急性实验时,先将动物,将插胃管经口插入胃内,在灌胃管的出口连一,用此可收集到胃液,此法适用于狗等大型动物。如是大鼠,需手术剖腹,从幽门端向胃内插入一塑料管,再由口腔经食道将一塑料管插入前胃,用pH7.5、35℃左右的生理盐水,以12ml/h的流速灌胃,收集流出液,进行分析。
2. 制备胃瘘法 在慢性实验中,收集胃液多用胃瘘法,如全胃瘘法、巴氏小胃瘘法、海氏小胃瘘法等。制备小胃是将动物的胃分离出一小部分,缝合起来形成小胃,主胃与小胃互不相通,主胃进行正常消化,从小胃可收集到纯净的胃液。应用该法,可以待动物恢复健康后,在动物清醒状态下反复采集胃液。
(三)胰液和胆汁
在动物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对胰总管和胆总管的插管而获得胰液或胆汁。狗的胰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在紧靠肠壁处切开胰管,结扎固定并与导管相连,即可见无色的胰液流入导管。大鼠的胰管与胆管汇集于一个总管,在其入肠处插管固定,并在近肝门处结扎和另行插管,可分别收集到胰液和胆汁。
有时也可通过制备胰瘘和胆囊瘘来获得胰液和胆汁。
睡眠剥夺模型
实验用金属箱直径35 cm, 每箱装1只大鼠。REMSD 各组分别置于直径为6.5 cm的小站台上,对照组大鼠置于直径15 cm的大站台上,周围是水环境,水深3 cm,平台在水面以上1 cm,于平台以上14 cm 处放笼罩,上面放水和食物。水温和室温保持在25 C,每日换水并打扫实验箱。REMSD 组大鼠在小台上屈曲而立,在快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S) 时,由于伴随全身肌肉松弛和节律性垂头,大鼠落入水中而惊醒,再爬上站台。用此方法自18:00开始连续剥夺大鼠的REMS至相应实验时间点。
旷场实验( open field test, OFT )
实验装置为高60 cm、 底面边长100 cm、内壁涂黑的无盖方箱,底面平均分为25个小方格,正上方2 m处架一摄像机,镜头对准箱底,实验在安静环境下进行,大鼠置于方箱底面中心,同时进行摄像和计时,3 min 后停止摄像,更换动物后,继续进行实验。2次实验之间清洗箱壁及底面,以免上次动物余留的信息影响下次实验结果。计分方法:通过放像设备,观察大鼠3 min内越过的格子数为水平得分,后肢站立次数为垂直得分,两者之和为OFT总得分。REMSD实验前后均进行旷场实验。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