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子线容易打结?别用防缠绕太空豆,这样调整才“治根”
冬天是个用小钩细线的季节,但同样也是个非常容易缠子线的季节。如果偶尔缠一下或者缠得不是特别扎实还好,花点时间就能解开。但如果子线频繁缠绕或者一缠线就缠得特别死,只能换线组了。钓上一整天如果换的线组太多,成本也是不低的,尤其是喜欢用成品线组的钓友。
1,提竿的动作要轻
新手钓友和老钓友常见的就是提竿鱼的动
渔具配件生产基地
冬天的子线容易打结?别用防缠绕太空豆,这样调整才“治根”
冬天是个用小钩细线的季节,但同样也是个非常容易缠子线的季节。如果偶尔缠一下或者缠得不是特别扎实还好,花点时间就能解开。但如果子线频繁缠绕或者一缠线就缠得特别死,只能换线组了。钓上一整天如果换的线组太多,成本也是不低的,尤其是喜欢用成品线组的钓友。
1,提竿的动作要轻
新手钓友和老钓友常见的就是提竿鱼的动作,虽然大家心里都知道冬天的鱼没啥力气,但提竿的力气还是比较大。尤其是用小钩细线的时候,子线特别的软,特别是子线用得比较好线用得很细的钓友,只要提竿力气稍微大一点就能让子线缠在一起。
另外,饵料入水后是压风线,竿稍略微入水20厘米左右,这样刺鱼的过程有个缓冲,不会显得特别生硬,再配合手腕刺鱼,这样缠线的几率会大大减少。
2,缩短子线的长度
之所以会缠线,大多是因为子线在空中高速旋转造成的,子线越长越容易缠线。在冬天的时候建议子线适当用短一些,子线短一些缠绕的机率自然小一些,在同样力度刺鱼,(对折后)20厘米的子线比40厘米的子线缠线几率明显低很多。
3,铅皮的平衡度,子线的线头以及八字环都会增加缠线的几率
铅皮是个很少引起钓友注意的细节,实际上它还是很关键的,有些钓友习惯用非常薄的铅皮,提竿力气又大,出水后很容易“裂口”破坏了平衡,子线在空中旋转的时候十有都会出现缠线。另外,有些钓友喜欢自己绑钩,在留线头的时候习惯留得比较长,总担心线头留短了会不安全,其实那只能说你没绑好,线头长了缠线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八字环也是个很少人注意到的细节,八字环都是可以旋转的,有时候遇到一些质量不靠谱的八字环,旋转的速度慢,也会增加缠线的几率。所以当发现八字环转得不灵活的时候该换还得换,别纠结。
如果不接触海钓,很多朋友可能还不知道有一种太空豆叫做海用太空豆,简称海豆,这里暂且不谈,主要列举一下台钓中常见的太空豆。
橄榄型
这是以前常用的一种太空豆,因形似橄榄而得名,由于其与线接触面积小,极易发生位移,现在很多小号的线组已经不再使用这种太空豆了,不过在一些大号线组或者特殊线组中仍然广泛使用。
水滴形
同样的因形似水滴而得名,一端收紧变细,另一端稍粗,它而设计参考了流体力学,可以减小线组入水时的阻力。
圆柱形
这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太空豆了,因其本身细长隐蔽性好,与鱼线接触面积大,在线组中稳固牢靠,深得钓友们的喜爱。
太空豆的选择
根据质量选择太空豆:这一点非常重要,爆豆不爆豆,这一条占了一大半的因素,但是说实话看质量我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毕竟东西太小,大家可以多方考证后选择一个的,或者直接选择价格较高,包装精美的产品。(就算贵也不会太离谱)
根据使用鱼线种类选择:
大家都知道,同样的太空豆在尼龙线上受到的阻力比PE线上要小得多,但是有时候我们又不得不因为钓场鱼情而改用PE线,这时候橄榄型太空豆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阻力小不伤线,也不用担心提竿过猛而导致太空豆爆掉。
根据鱼线号数选择太空豆:
任何一种产品都必定有其使用的范围,对于太空豆来说,搭配合适的线号也尤为重要。
正规的厂家生产的太空豆,包装上必定会有适用的鱼线号数,这个时候我们只需根据鱼线的号数来选择太空豆就可以了。切忌不要小豆配大线,也不要大豆配小线,如果是钓小鱼滑鱼,彩色的太空豆一定要慎用。
不过有几点需要注意,大家在使用太空豆的时候,穿豆造成的伤线一定要让出来剪掉;在滑动太空豆的时候,可以将鱼线在脸上或手背稍微摩擦一下,利用人体的油脂润滑,当然也可以沾水润滑。
后要告诉大家的是,旧的太空豆往往比新的太空豆更好用,大家完全可以旧物重复利用。
市场上低质海用豆内孔由于做工粗糙,毛刺居多。
你有想过你心爱的矶线在穿过豆孔时所承受的摩擦有多大吗?
对线的伤害有多大吗?
B型别针伸出的卡脚缠线后耽搁渔获的时间吗?
下面提供关于海域矶钓前钓位选择方面的资料,供参考。
矶钓原指在大陆架延伸入海的山脉岬角、崖前及岩礁附近等沿海范围内进行的一种海洋垂钓活动或垂钓方式。现代矶钓已以岸边向海洋中岛屿、岩礁转移,并以此因钓法不同而细分为重矶钓和轻矶钓。
矶钓钓位的选择正确与否,则是矶钓的首要条件。
(一)岩崖矶钓的钓位选择
此种钓法其站位多选择在临海的岩崖之上。其钓具装备为多支远投钓竿,其抛线距离大都在六七十米以上。竿梢与海面基本呈45°钓饵以抗海流冲击的海沙蚕为主。此种钓法在钓位、钓点的选择上,须掌握的关键一点即找准“鱼道”。
因临海岩崖多居高临下,茫茫沧海视野开阔,钓者凭肉眼即可观察找到钓点。
海鱼多栖息、游弋、觅食于水下暗礁及海生植物以及海流流经的边缘地域,对此,钓友可根据海水颜色变化及水下阴影确定钓位。整个海面的海水呈蔚蓝色,而部分海水呈零散的深蓝或黑蓝色,皆可确定为水下暗礁或海生植物的生长地域。
而海面上所呈现的弯曲宽窄不一的游动变化的条状“白带”,则是海流流经的区域范围。对此,岩崖矶钓的钓点选择应在上述所界定的地域、临界地域或海流活动的边缘地带。
这种选择主要因为:一是水下暗礁及海生植物附近多生长与活动着、小虾、小蟹等甲壳类动物。为鱼儿觅食提供了便利的前提条件;二是暗礁之间多沟堑、缝隙及岩洞等,是鱼儿栖息及躲避天敌的避难场所。加之海鱼多随海流游动,其周围水域的溶氧量较其他的水域充足,为海鱼的觅食活动程度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