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改性沥青中芳烃油的加入要适量在SBS改性沥青中芳烃油的加入要适量,在兼顾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和低温塑性的同时,也要保证沥青的高温性能。对于线型改性剂(YH-791),芳烃油的掺量为5%时,就可满足延度指标要求,即5%的掺量为掺量。对于星型结构改性剂(道改2号),考虑到沥青改性时加入稳定剂会损失一定的延度,所以确定芳烃油掺量6%时为掺量,此时的延度值为25.5cm,满足了
抗凝冰填料价格
SBS改性沥青中芳烃油的加入要适量
在SBS改性沥青中芳烃油的加入要适量,在兼顾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和低温塑性的同时,也要保证沥青的高温性能。对于线型改性剂(YH-791),芳烃油的掺量为5%时,就可满足延度指标要求,即5%的掺量为掺量。对于星型结构改性剂(道改2号),考虑到沥青改性时加入稳定剂会损失一定的延度,所以确定芳烃油掺量6%时为掺量,此时的延度值为25.5cm,满足了规范要求(≥20)且有一定富余值。

生产温度控制如果采用大罐贮存基质沥青,不可能把大罐所有基质沥
生产温度控制
如果采用大罐贮存基质沥青,不可能把大罐所有基质沥青都加热到生产温度,因此要设置高温罐,根据生产量按需加温。从多年的生产统计及经验看,对于常用的基质沥青和SBS,首先将基质沥青加温至185℃,然后投入SBS较为合适;温度过高,可加速SBS溶胀,但沥青老化及破坏SBS性能非常厉害,而且影响改性沥青性能;基质沥青温度过低,表面上节约燃料成本,防止沥青老化,但温度过低溶胀SBS的时间加长;以基质沥青175℃为例,SBS的溶胀时间为185℃时的3倍,同样会造成燃料浪费和沥青老化。所以生产温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改性沥青属高分子聚合物,一般常用观察检验工具为荧光显微镜。对改性沥青的网状结构简单说明是:
改性沥青网状结构形成的一种说法是聚合物吸附、溶胀、发生相转化的过程。在聚改性沥青过程中,高温下的聚合物吸附沥青中的油分,并溶胀体积扩大,链扩展,当聚合物的量达到一定值时,溶胀后聚合物的体积达到连续相所需要的体积时,体系发生相转化,聚合物由分散相转化为连续相,沥青球形颗粒分布在聚合物连续相中。
改性沥青网状结构的形成还有一种说法是聚合物缠绕沥青还有一个结构的过程,这一说法的前提是基质沥青次结构的存在。这种说法认为,基质沥青中缩合度较强的芳香环具有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极性部分,这种分子的存在使得基质沥青体系具有了像蛋白质、尼龙一样的棒状类似聚合物的结构,这种结构赋予了沥青一定的弹性,沥青中的中性部分分散在棒状结构中,使体系的粘度增加。当体系加热时,这种棒状结构被破坏,当然这种破坏是可逆的。
其实改性沥青设备作业时会出现的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下面就来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改性沥青设备生产的乳化沥青的不稳定表现有三种:絮凝、聚结和沉降。乳化沥青微粒冲破双电层的静电斥力聚集到一起,称为絮凝,这时如果进行机械搅拌,可以使沥青微粒重新分开,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絮凝后聚集到一起的沥青微粒结合成为大粒径的沥青颗粒称为聚结,发生聚结的沥青微粒无法通过简单的机械搅拌将其分开,该过程是不可逆的。
随着聚结微粒的不断增多,沥青颗粒粒径逐渐增大,大粒径的沥青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为了使乳化沥青稳定储存,就要防止乳化沥青的絮凝、聚结和沉降这三种类型的不稳定。
(作者: 来源:)